
HCC4006细胞系(人肺腺癌细胞系) (暂不提供)
- 来源:肺腺癌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上皮细胞样
- 培养基:1640+10% FBS+1% P/S
- 其他:HCC4006细胞具有EGFR基因在结构域中的获得性突变(L747-E749缺失,A750P)
HCC4006细胞系是一种来源于肺腺癌患者的上皮细胞系。最初于2004年由JD Minna和AF Gazdar在美国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肿瘤研究所(Hamon Cancer Center, HCC)从一名46岁女性Ⅲb期肺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中分离并建立。HCC4006细胞系的特征包括上皮细胞形态,H广泛用于肺腺癌相关的研究,特别是在涉及EGFR突变的研究中。目前,HCC4006细胞系主要通过国际细胞库和专业培养公司供应。
HCC4006细胞系特性特征
hcc4006细胞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存在异常,为亚三倍体
免疫缺陷小鼠接种后可形成移植瘤,组织学特征与原发肿瘤一致
长期培养后形态学、细胞动力学及染色体众数等指标无明显改变,生长稳定
hcc4006细胞具有EGFR基因在结构域中的获得性突变(L747-E749缺失,A750P)。
HCC4006细胞系参数表
细胞名称 | HCC4006细胞系(人肺腺癌细胞系) |
细胞别称 | HCC-4006; Hamon Cancer Center 4006 |
细胞系来源 | 46岁女性Ⅲb期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 |
分离建立者 | JD Minna和AF Gazdar |
分离建立年份 | 2004年 |
细胞类型 | 上皮细胞 |
物种来源 | 人源 |
细胞形态 | 多边形贴壁细胞 |
细胞异质性 | 明显,大小不等 |
核特征 | 核大,可见分裂相 |
生长方式 | 贴壁生长 |
生长曲线 | 指数生长期3-4天,对数生长期6-8天 |
传代比 | 1:2 - 1:3 |
传代频率 | 每3-4天传代一次 |
培养基 | RPMI-1640 + 10%胎牛血清 |
冻存液 | 90% FBS + 10% DMSO |
保存条件 | 低温避光,液氮保存 |
EGFR基因突变 | 外显子19缺失突变(L747-E749缺失,A750P) |
表达特征 | 表达上皮相关蛋白质,如E-钙粘着蛋白 |
移植瘤特性 | 在免疫缺陷小鼠中形成移植瘤,组织学特征与原发肿瘤一致 |
细胞存活率 | 对厄洛替尼有抗性(HCC4006-ER细胞) |
细胞侵入能力 | 具有细胞侵入能力,表现出EMT特征 |
细胞存储 | 可在干冰或液氮中保存 |
保藏机构 | ATCC、DSMZ、ECACC等细胞库 |
培养教程
HCC4006人肺腺癌细胞系培养教程
细胞复苏
从液氮罐中迅速取出HCC4006细胞冻存管,立即放入37°C水浴中加热至细胞完全融化。
将HCC4006细胞悬液转移至15 mL离心管中。
缓慢加入10 mL预温的完全培养基,轻轻混匀。
以1000 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用5 mL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
将重悬的HCC4006细胞悬液接种于25 cm²培养瓶中,置于37°C、5% CO₂培养箱中培养。
常规传代
当HCC4006细胞生长至80-90%汇合时,用PBS洗涤细胞两次。
加入0.25%胰蛋白酶-EDTA溶液,37°C孵育2-3分钟,直至细胞脱壁。
添加等体积的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并轻轻吹打混匀。
以1000 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用适量的完全培养基重悬HCC4006细胞。
按1:2至1:3的比例将HCC4006细胞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培养基更换
每2-3天观察HCC4006细胞的生长状态,根据需要更换培养基。
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旧的培养基,缓慢加入等量的预温新鲜完全培养基。
轻轻晃动培养瓶,使新培养基均匀覆盖HCC4006细胞层。
将培养瓶放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冻存
将对数生长期的HCC4006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以1000 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使用冻存液(90% FBS + 10% DMSO)重悬HCC4006细胞。
将细胞悬液分装至冻存管中,每管含1-2×10^6个HCC4006细胞。
置于-80°C冰箱中过夜,次日转入液氮罐中进行长期保存。
抗药性研究
HCC4006细胞系表现出对厄洛替尼的显著抗药性。
抗性表现: HCC4006细胞系中的HCC4006-ER细胞(厄洛替尼选择性培养的HCC4006细胞)对厄洛替尼表现出显著的抗性,在不同浓度的厄洛替尼处理下,HCC4006细胞的存活率仍然较高。
细胞存活力测定: 在72小时内,HCC4006细胞在各种浓度的厄洛替尼处理下,细胞存活力未显著下降,显示出对厄洛替尼的耐受性。
EMT特征: HCC4006-ER细胞展现了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特征,这可能与其抗药性相关,使HCC4006细胞在厄洛替尼存在的环境中更具生存能力。
细胞迁移与侵入: HCC4006细胞在厄洛替尼处理下的迁移和侵入能力未受到显著影响,表明在药物压力下HCC4006细胞仍能维持一定的生物学行为。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 | X (AddexBio=C0016012/4917; ATCC=CRL-2871; PubMed=25877200) |
X,Y (PubMed=20679594) | |
CSF1PO | 10 |
D2S1338 | 17,24 |
D3S1358 | 16,18 (ATCC=CRL-2871) |
18 (PubMed=25877200) | |
D5S818 | 12 |
D7S820 | 9,12 |
D8S1179 | 10,14 |
D13S317 | 11,12 |
D16S539 | 11,12 (AddexBio=C0016012/4917; ATCC=CRL-2871; PubMed=20679594) |
12 (PubMed=25877200) | |
D18S51 | 19 |
D19S433 | 12,13 |
D21S11 | 31 |
FGA | 21,22 |
Penta D | 9,14 |
Penta E | 7,13 |
TH01 | 7 |
TPOX | 8,9 |
vWA | 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