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cct1细胞(人胆管上皮癌细胞)
- 来源:胆管,腹水转移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上皮细胞样
- 培养基:生长培养基:RPMI-1640+10% FBS+1% P/S
- 其他:hucct1细胞具有中等侵袭性,细胞浆中表达syndecan-1蛋白。
HuCCT1细胞株源自一名56岁男性患者的肝内胆管中分化腺癌,取自其腹水中的恶性细胞。HuCCT1细胞系测试结果显示,EBV、HBV、HIV-1和HIV-2均为阴性。基因变异特征:p.Lys1358fs*2 (c.4071_4072insGATT),呈杂合子状态。
hucct1细胞特征
hucct1细胞生长方式:贴壁生长。
hucct1细胞具有中等侵袭性,细胞浆中表达syndecan-1蛋白。
hucct1细胞可应用于上皮-间质转化(EMT)研究:EMT相关分子标志物(如syndecan-1和S100A4)在胆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hucct1细胞可用于分子机制研究:胆管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分子机制、S100A4在胆管癌侵袭中的作用
hucct1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hucct1细胞(人胆管上皮癌细胞) |
细胞别称 | HuCCT1, HUCCT-1, HUCC-T1, HuCCT-1 |
来源 | 人源;56岁男性肝内胆管中分化腺癌患者的腹水恶性细胞 |
细胞特性 | 上皮细胞样;肿瘤细胞;贴壁生长;中等侵袭性 |
细胞代数/规格 | 10代以内;1×10^6 cells/T25瓶 或 1mL冻存管 |
培养基 | RPMI-1640+10% FBS+1% 双抗(P/S) |
培养环境 | 37°C;95%空气 + 5%CO2;饱和湿度 |
传代条件 | 80%-90%汇合度;1:2-1:4传代比例;2-3天换液 |
培养容器/培养基用量 | T25瓶10-12ml;10cm皿12-15ml |
消化方法/时间 | 0.25% Trypsin-0.53mM EDTA;1-2分钟(视情况调整) |
离心条件 | 900-1000rpm,3-5分钟 |
冻存条件 | 冻存液:92%FBS+8%DMSO 或 92%完全培养基+8%DMSO |
冻存密度:200-300万/ml,1ml每管 | |
复苏方法 | 37°C水浴快速解冻 |
基因变异 | p.Lys1358fs*2 (c.4071_4072insGATT);杂合子 |
蛋白表达 | Syndecan-1蛋白在细胞浆中表达 |
病毒检测 | EBV、HBV、HIV-1、HIV-2阴性;支原体阴性 |
主要用途/特性 | 胆管癌相关研究;可用于转染 |
活力/纯度 | >85%活力;>95%纯度 |
运输条件/包装 | 干冰或常温(视产品形式);冻存管或培养瓶 |
培养教程
hucct1人胆管上皮癌细胞培养教程
HuCCT1细胞传代步骤
传代密度:80%-90%汇合度
传代比例:1:2至1:4(根据细胞生长速度和密度决定)
具体步骤
弃去旧培养基,使用PBS润洗HuCCT1细胞1-2次。
加入1ml 0.25%胰蛋白酶-0.53mM EDTA溶液,37°C消化1-2分钟。
加入2-3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以900-1000rpm离心3-5分钟。
弃去上清液,用新鲜培养基重悬HuCCT1细胞。
按传代比例将HuCCT1细胞分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
HuCCT1细胞复苏步骤
在37°C水浴中快速解冻冻存的HuCCT1细胞(约1分钟)。
将细胞悬液加入预热的完全培养基中。
以1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用完全培养基重悬HuCCT1细胞,并转移到培养容器中。
24小时后观察HuCCT1细胞的贴壁情况,更换新鲜培养基。
HuCCT1细胞冻存步骤
冻存液配方:92% FBS + 8% DMSO,或92% 完全培养基 + 8% DMSO
冻存密度:200-300万细胞/ml,每管1ml
具体步骤:
a)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HuCCT1细胞。
b) 按传代方法处理HuCCT1细胞至离心后。
c) 用冻存液重悬HuCCT1细胞,并轻轻混匀。
d) 将细胞悬液分装到冻存管中,做好标识。
e) 使用程序降温盒,放入-80°C冰箱中降温2小时,然后转移到液氮中长期保存。
注意事项
胰酶消化时间:不同品牌胰酶消化时间差异较大,需严格控制。
操作时轻柔:避免产生过多气泡。
使用低代次细胞:建议实验中使用低代次HuCCT1细胞。
检查细胞活性:冻存HuCCT1细胞转入液氮后,建议及时复苏一管以检查细胞活性。
无菌操作:在所有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
细胞适应性:复苏后的HuCCT1细胞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长,建议密切观察细胞状态。可以考虑将原培养基与新配置的培养基混合使用,逐步适应新的培养条件。
培养过程中黑点:若HuCCT1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黑点,需参见供应商说明以判断原因。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 | X,Y |
CSF1PO | 11,12 |
D2S1338 | 17,18 |
D3S1358 | 15 |
D5S818 | 12,13 |
D6S1043 | 13 |
D7S820 | 10,11 |
D8S1179 | 10 |
D12S391 | 18,20 |
D13S317 | 11,13 |
D16S539 | 9,11,12 (PubMed=25877200) |
11,12 (CLS=300469; Cosmic-CLP=907069; JCRB=JCRB0425; RCB=RCB1960; TKG=TKG 0389) | |
D18S51 | 13 |
D19S433 | 13 |
D21S11 | 31 |
FGA | 20,23 |
Penta D | 10 |
Penta E | 15,18 |
TH01 | 7,10 |
TPOX | 8 |
vWA | 18 |

参考文献
下一篇:NOZ细胞(人胆囊癌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