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CI-H146细胞(人小细胞肺癌细胞)
- 来源:肺; 来源于转移灶:骨髓
- 细胞特征:悬浮细胞 , 多个细胞聚团
- 培养基:RPMI-1640 87% + FBS 10% + GlutaMAX-1谷氨酰胺 1% + Sodium Pyruvate丙酮酸钠 1% + P/S 1%
- 其他:基因表达特征:高表达c-myc、c-myb、v-fms、Ha-ras、Ki-ras、N-ras、c-raf 1 mRNA
NCI-H146细胞是来源于59岁白人男性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转移灶,呈上皮样。NCI-H146细胞系最早由A.F. Gazdar等人于1979年建立,经过分析发现其具有近三倍体特性,主要染色体数为68,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在66至71之间波动。常见的结构异常包括der(1)t(1;13)(p32;q12)、del(3)(p21/22)、成对的der(7)t(7;?)(p22;?)以及t(13q16q)等,但未发现HSR或DM。X染色体正常配对,而Y染色体未被检测到。
NCI-H146细胞系以悬浮生长为主,易形成细胞聚团,具有快速增殖特性,非常适合用于药物筛选和癌症相关研究。
NCI-H146细胞系在小细胞肺癌和癌症免疫学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在与骨髓转移相关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上皮样细胞形态和悬浮生长特性使其成为研究小细胞肺癌生物学及开发相关治疗药物的重要工具。
NCI-H1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特性特征
基因表达:高表达c-myc、c-myb、v-fms、Ha-ras、Ki-ras、N-ras和c-raf 1 mRNA。神经丝三联体蛋白阴性;
表达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
表达四种生化标志物,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肌酸激酶脑同工酶、L-DOPA脱羧酶和类蛙皮素免疫反应性。
致瘤性:在裸小鼠中能够生成肿瘤。
转移性:主要转移至骨髓。
癌症基因:携带多种癌基因,包括myc+、myb+、raf+、ras+等,部分基因如fes-则未被发现。
免疫表型:加压素阴性、催产素阴性、胃泌素释放肽阴性,波形蛋白和角蛋白免疫染色阳性
NCI-H146细胞产生大量的c-myc mRNA,尽管c-myc DNA未发生扩增。
同工酶:AK-1,1,ES-D,1,G6PD,B;GLO-I,1;Me-2,2;PGM1,1-2;PGM3,1-2
NCI-H146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NCI-H146细胞(人小细胞肺癌细胞) |
细胞别称 | H146; H-146; NCIH146 |
标识符 | CSTR:19375.09.3101HUMSCSP5075 |
组织来源 | 肺(来源于骨髓转移灶) |
性别 | 男性,59岁 |
动物种别 | 人;白人 |
形态特征 | 悬浮生长,形成多个细胞聚团 |
染色体数目 | 68(可见66、70和71条染色体) |
致瘤性 | 在裸小鼠中能够生成肿瘤 |
转移性 | 骨髓 |
培养基 | RPMI-1640 87% + FBS 10% + GlutaMAX-1 谷氨酰胺 1% + Sodium Pyruvate丙酮酸钠1% + P/S 1% |
参考传代比例 | 1:2 - 1:3 |
参考传代周期 | 4 - 6天 |
换液频率 | 每2 - 3天换液 |
冻存液配方 | 完全培养液95% + DMSO 5% |
培养条件 | 气相:空气95%,二氧化碳5%;温度:37摄氏度 |
质控检测结果 | 支原体检测:阴性;细菌检测:阴性;真菌检测:阴性 |
基因表达特征 | 高表达c-myc、c-myb、v-fms、Ha-ras、Ki-ras、N-ras、c-raf 1 mRNA |
生化标志物表达特征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肌酸激酶脑同工酶、L-DOPA脱羧酶、类蛙皮素免疫反应性水平升高 |
癌症基因特征 | myc+、myb+、raf+、ras+等,fes-未被发现 |
应用领域 | 癌症研究(包括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药物筛选、免疫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探讨肿瘤转移机制、多药耐药机制研究等 |
注意事项 | NCI-H146细胞为悬浮细胞,请注意离心收集细胞悬液;请勿直接倒掉细胞培养液 |
培养教程
NCI-H1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培养教程
细胞复苏步骤
预热37℃水浴,确保使用的培养基为完全培养基(RPMI 1640 + 10% 胎牛血清(FBS)+ 1% 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混合物)。
准备好5 mL完全培养基装入离心管备用。
将H146细胞的冻存管置于37℃水浴中,轻轻晃动冻存管以加速解冻过程,约需1-2分钟。确保冻存管的管口始终高于水面,以避免污染。
解冻后,迅速用70%乙醇擦拭冻存管外部进行消毒。
在无菌操作台中,将冻存管中的H146细胞悬液转移至盛有5 mL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
以200×g的速度离心5-10分钟,去除上清液。
用预热至37℃的完全培养基重新悬浮H146细胞,并将其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
将培养瓶置于37℃、5% CO₂的培养箱中孵育,促进H146细胞恢复生长。
细胞传代步骤
传代时机:当H146细胞密度达到1.5×10⁶ cells/mL时,开始进行传代。
从培养瓶中取出适量H146细胞悬液,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细胞计数,以评估细胞活力。
调整H146细胞浓度至5×10⁵ cells/mL,将其转移至含有新鲜培养基的培养瓶中,维持适宜的细胞生长密度。
将培养瓶竖直放置于37℃、5% CO₂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换液频率: 每隔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以维持H146细胞的健康状态。
细胞冻存步骤
冻存准备: 使用无血清冻存液(如Cryo Frozen Medium)作为冷冻保护剂。
收集培养瓶中的H146细胞悬液,转移至无菌离心管中。以1000 rpm的速度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用PBS洗涤一次以去除残余培养基。
加入适量冻存液(每管细胞冻存量应达到10⁶ cells/mL),轻轻混匀后分装入冻存管中。
将冻存管置于-80℃的冰箱中预冻24小时后,转移至液氮中进行长期保存。
相关资料
- 利用NCI-H129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癌症研究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了大多数病例...
-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 | X |
CSF1PO | 11 (ATCC=HTB-173; CLS=300182; Cosmic-CLP=910899; KCLB=30173; PubMed=25877200) |
11,12 (PubMed=24586258) | |
D3S1358 | 11 |
D5S818 | 12 |
D7S820 | 9,10 |
D8S1179 | 12,14 |
D13S317 | 11,12 |
D16S539 | 11 |
D18S51 | 15,17 |
D21S11 | 30 |
FGA | 23 |
Penta D | 13 |
Penta E | 12 |
TH01 | 6,9.3 |
TPOX | 8,11 |
vWA | 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