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4细胞系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 来源:骨髓
- 细胞特征:悬浮细胞, 淋巴母细胞样
- 培养基:生长培养基:RPMI-1640+10% FBS+1% P/S
- 其他:nb4细胞系具有APL的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5;17),导致PML-RARα融合基因的形成
NB4细胞系来源于一位23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女性患者的骨髓,于1989年在她第二次复发时建立。
nb4细胞系具有APL的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5;17),导致PML-RARα融合基因的形成,这是APL的分子标志。
NB4细胞是悬浮生长的细胞系,呈淋巴母细胞样形态。细胞的具体形态特征包括胞浆较少,核质比大,细胞核较规则,核仁不明显。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NB4细胞含有少量颗粒,核质比例介于成熟早幼粒细胞(M3)和胚胎干细胞(ES)之间。
nb4细胞系特性、分子特征、基因表达等
nb4细胞携带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5;17),导致PML-RARα融合基因的形成、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的分子标志,在NB4细胞中表达
表现出较弱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细胞质中含有少量MPO颗粒
与胚胎干细胞(ES)相比,在多个与蛋白质和核酸组分相关的拉曼光谱峰值上表现出更高的强度
nb4细胞可能表达一些典型的早幼粒细胞表面标记,如CD13、CD33等
在特定条件下,如暴露于视黄酸(ATRA)或三氧化二砷(ATO)等分化诱导剂时,nb4细胞可以发生分化
对某些化疗药物或分化诱导剂敏感,可诱导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共培养后,NB4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
活化的通路包括白细胞跨内皮迁移、肿瘤转录失调、细胞黏附分子(CAMs)、Fc-γ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和肌动蛋白骨架的调节
药物敏感性:对齐墩果酸等化合物敏感,可诱导细胞凋亡
生长特性:悬浮生长,倍增时间约35-45小时
nb4细胞系参数表
细胞名称 | nb4细胞系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
细胞别称 | NB-4; NB.4 |
种属/年龄/性别 | 人(Homo sapiens);23岁;女性 |
组织来源 | 骨髓;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 |
建立背景 | 1989年;第二次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 |
原始文献 | Lanotte et al., 1991, Blood |
生长特性 | 悬浮生长; |
倍增时间 | ~35-45 小时 |
细胞形态/大小 | 淋巴母细胞样;胞浆少,核质比大,细胞核较规则,核仁不明显;约10-15 μm(待确认) |
染色体核型 | 46(44-47)<2n>XY, t(15;17)(q22;q11-12); |
遗传改变 | PML-RARα融合基因 |
生物安全等级 | BSL-1 |
酶活性 | 较弱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 |
细胞表面标记 | CD13+, CD33+, CD15+, CD117+, CD34-, HLA-DR- (待确认) |
基因表达谱 | PML-RARα高表达,c-myc, bcl-2可能表达(待确认) |
基础培养基/血清/添加剂 | RPMI-1640;10% 胎牛血清 (FBS);青霉素-链霉素 (PS) |
完全培养基配方 | 90% RPMI-1640 + 10% FBS + 1% PS |
培养温度/气相要求 | 37°C;95%空气 + 5%二氧化碳 |
换液频率/pH值/渗透压 | 2-3次/周;pH 7.0-7.4;280-320 mOsm/kg |
传代密度/比例 | 细胞密度达80%-90%;1:2 到 1:4 |
传代方式/离心条件 | 离心收集细胞,重悬于新鲜培养基中;200-300g, 5分钟 |
细胞活力 | >90% |
冻存液配方 | 55% 基础培养基 + 40% FBS + 5% DMSO |
冻存条件 | 液氮 (-196°C);1-5 × 10^6 cells/mL;-1°C/分钟 |
解冻温度/方式 | 37°C水浴,快速解冻;缓慢滴加预温培养基;离心洗涤1-2次 |
细胞检测 | 支原体检测阴性;细菌真菌检测阴性;HIV, HBV, HCV阴性 |
细胞代数 | 推荐使用10代以内 |
分化潜能 | 对ATRA(1μM)和ATO(0.1-0.5μM)等分化诱导剂敏感 |
药物敏感性 | 对某些化疗药物敏感,可诱导凋亡;对齐墩果酸等化合物敏感 |
转染效率 | 中等(具体方法依赖); |
克隆形成能力 | 低(软琼脂实验) |
拉曼光谱 | 蛋白质和核酸相关峰值强度较高;含少量颗粒,核质比介于M3和ES细胞之间 |
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 低(Transwell实验);低(Matrigel实验) |
耐药性 | 可能对某些常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待确认) |
培养教程
nb4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培养教程
NB4细胞复苏
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NB4细胞,在37°C水浴中快速解冻。
缓慢滴加预温的完全培养基稀释NB4细胞悬液。
离心洗涤1-2次以去除DMSO。
将NB4细胞重悬于新鲜完全培养基中。
日常培养
换液频率:每2-3天更换培养基。
NB4细胞密度:保持在2-8 × 10^5 cells/mL之间。
NB4细胞传代方法
当NB4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进行传代。
传代比例为1:2到1:4。
收集NB4细胞,200-300g离心5分钟。
弃上清,用新鲜完全培养基重悬NB4细胞。
NB4细胞冻存
冻存液配方:55%基础培养基 + 40% FBS + 5% DMSO
NB4细胞密度:1-5 × 10^6 cells/mL
降温速率:-1°C/分钟
保存条件:最终保存于液氮中(-196°C)
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确保操作环境无菌,避免NB4细胞污染。
定期检查:观察NB4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定期进行支原体检测。
代数控制:建议使用10代以内的NB4细胞。
培养基溶解:使用温水溶解培养基粉末,以确保完全溶解。
质量控制:定期进行STR鉴定,确保NB4细胞系一致性。
特殊应用
分化诱导:使用ATRA(1μM)或ATO(0.1-0.5μM)诱导NB4细胞分化。
药物敏感性实验:可使用齐墩果酸等化合物进行NB4细胞实验。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NB4细胞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滞:检查培养基新鲜度、细胞密度和培养条件。
NB4细胞形态异常:确保传代操作规范,避免机械损伤。
培养基pH值改变:定期更换培养基,避免代谢产物积累。
NB4细胞活力下降:优化复苏和传代操作,使用新鲜培养基。
避免NB4细胞凋亡的方法
优化培养条件:确保37°C,95%空气 + 5%二氧化碳的稳定环境。
定期换液:每2-3天换液,避免代谢废物积累。
控制NB4细胞密度:保持在2-8 × 10^5 cells/mL之间。
避免机械损伤:轻柔操作,避免过度吹打细胞悬液。
传代比例:根据NB4细胞生长情况调整,通常为1:2到1:4。
添加抗凋亡因子:如Bcl-2家族蛋白。
避免污染: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定期进行支原体检测。
相关资料
- THP-1细胞系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CRISPR基因编辑与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的探究
- THP-1细胞系是一种源自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人类单核细胞系,具有在免疫学研究中广泛应...
- THP-1细胞系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应用
- THP-1细胞系作为一种源自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人类单核细胞系,在免疫学和疾病研究领域...
-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 | X |
CSF1PO | 11,12 |
D2S1338 | 20,25 |
D3S1358 | 15,17 |
D5S818 | 13 |
D7S820 | 10,13 |
D8S1179 | 10,14 |
D13S317 | 11,12 |
D16S539 | 9 |
D18S51 | 12,14 |
D19S433 | 15 |
D21S11 | 28,33.2 |
FGA | 21,22 |
Penta D | 10,13 |
Penta E | 7,13 |
TH01 | 7,9.3 |
TPOX | 8,11 |
vWA | 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