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
- 来源:L6细胞是一种大鼠成肌细胞,最初由Yaffe从大鼠大腿肌的原代培养物中分离得到,Yaffe和Sara Neuman在1967年建立了这个细胞系
- 细胞特征:成肌细胞样;贴壁细胞;骨胳肌;成肌细胞
- 培养基:DMEM+10% FBS+1% P/S
- 其他: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在培养基中可融合形成多核的肌管和横纹肌纤维,其融合程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L6细胞是一种大鼠成肌细胞,由Yaffe从大鼠大腿肌的原代培养物中分离得到。
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在培养基中可融合形成多核的肌管和横纹肌纤维,其融合程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建议在细胞传代较低时进行冷冻保存,并定期通过重新克隆的方式选择融合度高的细胞。
L6细胞来源于大鼠的骨胳肌组织,在培养基中表现出成肌细胞的特征。
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系由D·舒伯特保藏。
L6细胞的主要特点
细胞来源:由大鼠大腿肌原代培养物中分离。
发现历史:Yaffe和Sara Neuman在1967年建立。
细胞特性:良好的贴壁生长,成肌细胞样形态。
细胞功能:可融合形成多核肌管和横纹肌纤维。
传代与保存:传代次数增加会降低融合程度,建议在传代较低时冷冻保存并定期重新克隆。
应用领域:适用于转染宿主、研究肌肉细胞生物学、肌肉发育及生长机制。
安全性:确认不含鼠痘病毒。
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产品参数表
细胞名称 | 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 |
别称 | L-6; L-6 myoblast |
种属 | 大鼠 |
组织来源 | 骨胳肌;成肌细胞 |
生长特性 | 贴壁细胞 |
细胞形态 | 成肌细胞样;转化细胞系 |
生物安全等级 | 1 |
基因表达情况 | myosin |
生长培养基 | DMEM+10% FBS+1% P/S |
冻存液 | 55% 基础培养基+40%FBS+5%DMSO;液氮 |
培养条件 | 气相:空气,95%;CO2,5%;温度:37℃ |
推荐传代比例 | 1:3-1:4 |
推荐换液频率 | 2~3次/周 |
细胞数量 | >1x10^6 细胞数 |
背景描述 | L6细胞是从大鼠大腿肌的原代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可在培养基中形成多核的肌管和横纹肌纤维。 随着代数增加,细胞融合程度下降,建议冷冻于低代次阶段并重新克隆以选择融合能力强的细胞。 长时间培养会导致成肌组分迅速耗尽。检测显示阴性肢骨发育畸形病毒(鼠痘)。 |
培养教程
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培养资料
细胞特性: L6 细胞在培养基中可融合形成多核的肌管和横纹肌纤维。细胞融合的程度随着代数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建议在低代次阶段冷冻并重新克隆以选择融合能力强的细胞。
培养条件: 气相条件为空气 95% 和二氧化碳 5%,温度为 37 摄氏度,湿度为 70%-80%。培养基配方为 DMEM,含有 10% 胎牛血清和 1% 抗生素/抗菌素。
培养步骤:
细胞传代: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 PBS 润洗细胞 1-2 次。
加入 1-2ml 消化液(0.25% 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 37℃培养箱中消化 1-2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停止消化并加入含 10% 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
轻轻吹打细胞,脱落后吸出,在 1000RPM 条件下离心 8-10 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 1-2mL 培养液后吹匀。
按照比例分到新的含 5-6 ml 培养液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复苏细胞: 将含有 1mL 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 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 5mL 培养基混合均匀。在 1000RPM 条件下离心 5 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 4-6mL 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 6cm 皿中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特别注意事项:
细胞在培养前 3 代时建议冻存一批细胞种子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收到冻存细胞后,若发现干冰已挥发干净、冻存管瓶盖脱落、破损及细胞有污染,请立即与供应商联系。
细胞接收后请在 10或 20X 显微镜下确认细胞状态,并拍照存档,作为后续售后的依据。
所有动物细胞均视为有潜在的生物危害性,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台内操作,并请注意防护。
L6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 是用于科研目的的,未通过直接用于活体动物和人的审核,也未通过用于活体诊断的审核。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 活性氧促使L6成肌细胞的分化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11期
- 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L6成肌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H2O2对L6细胞活力的影响...
- Exosomes Secreted by Toxoplasma gondii-Infected L6 Cells: Their Effects on Hos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Changes Korean J Parasitol . 2016 Apr;54(2):147-54.
- 摘要:...ion can be mediated by exosomes secreted b...
- In vitro evaluation of the anti-diabetic potential of Helichrysum petiolare Hilliard & B.L. Burtt using HepG2 (C3A) and L6 cell lines F1000Res . 2020 Oct 15:9:1240. doi: 10.12688
- 摘要:...toxic and glucose utilization effects of t...
- L6大鼠成肌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 获取原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年第2期|313-316|共4页
- 摘要:...kinase (PI3K), protein kinase B (PKB) and ...
- 查看完整内容 >
下一篇:UMR-106 大鼠骨肉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