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SC4.1细胞(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 (暂不提供)
- 来源:脊髓神经元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上皮细胞样
- 培养基:DMEM+10% FBS+1% P/S
- 其他:VSC4.1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分化,表现出延伸的神经突起。
VSC4.1细胞系是一种通过将大鼠腹侧脊髓前角区域的运动神经元与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融合而建立的杂交细胞系,呈现上皮样细胞形态。该融合过程赋予了VSC4.1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具备了大鼠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特性以及小鼠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能力。由于VSC4.1细胞来源于运动神经元区域,并负责肌肉运动的调控,在神经科学特别是与运动神经元功能和肌肉控制相关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VSC4.1细胞特性特征
表达多种神经元相关标记物,包括:神经丝-H:作为神经元的结构标志;突触素:与突触形成和功能相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用于识别神经元;胆碱能标记物(胆碱乙酰转移酶):表明VSC4.1细胞具有胆碱能神经元的特性。
VSC4.1细胞系的基因组信息相对较少,但由于其源自运动神经元,预计会表达与运动功能、突触传递和神经保护相关的基因
VSC4.1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VSC4.1细胞(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 |
细胞别称 | VSC4.1 |
种属来源 | 大鼠(Rattus norvegicus)与小鼠(Mus musculus)融合 |
组织来源 |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
形态特征 | 多角形细胞样,呈上皮细胞样 |
生长特性 | 贴壁生长 |
细胞代数 | 通常在10代以内使用 |
无菌检测 | 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检测均为阴性 |
病原体检测 | HI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检查均为阴性 |
培养基组成 | 90% DMEM高糖 + 10% 胎牛血清(FBS) + 1% 双抗(抗生素) |
培养条件 | 温度:37℃;气相:95%空气 + 5%二氧化碳;湿度:70%-80% |
传代密度 | 当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进行传代 |
传代比例 | 建议首次传代比例为1:2至1:3 |
冻存液组成 | 90% 胎牛血清 + 10% DMSO |
冻存条件 | 液氮储存,-196℃ |
运输方式 | 冻存发货需加干冰运输费用,复苏发货可免运输费用 |
收货处理方式 | 收到后应立即观察细胞状态,进行适当处理。 |
生物危害性 | 所有肿瘤和病毒转染的细胞视为有潜在生物危害性,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台内操作并注意防护。 |
科研用途限制 | 仅供科学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人类或动物疾病的治疗。 |
免疫标记物 | 表达神经丝-H、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胆碱能标记物(胆碱乙酰转移酶)。 |
分化能力 | 在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表现出延伸的神经突起。 |
培养教程
VSC4.1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培养教程
VSC4.1细胞复苏
将冻存管中的VSC4.1细胞悬液迅速放入37℃的水浴中解冻,并轻轻摇晃以均匀解冻。
加入4 mL新鲜完全培养基,将解冻后的VSC4.1细胞悬液轻轻混合,以防细胞受损。
以1000 RPM离心4分钟,去除上清液,以减少冻存剂对VSC4.1细胞的影响。
使用1-2 mL新鲜培养基重悬VSC4.1细胞,并将悬液转移至T25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过夜培养。
第二天更换培养基以去除冻存液残留,并检查VSC4.1细胞状态和密度是否良好。
VSC4.1细胞传代
当VSC4.1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可以进行传代以确保细胞活力。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的PBS轻轻冲洗VSC4.1细胞1-2次。
加入2 mL 0.25%胰蛋白酶-EDTA溶液,在37℃培养箱中消化1-2分钟。
在显微镜下确认大部分VSC4.1细胞变圆后,轻敲瓶底,加入少量培养基终止消化。
补加6-8 mL培养基,轻轻吹打均匀,将细胞悬液转入无菌离心管,以1000 RPM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
按1:2至1:5的比例将VSC4.1细胞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补加8 mL培养基后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VSC4.1细胞冻存
当VSC4.1细胞状态良好且密度适中时,可进行冻存。配制90%胎牛血清和10% DMSO的冻存液。
收集并离心VSC4.1细胞后,用冻存液重悬,分装至冻存管并标记。
在-80℃冰箱中预冷数小时后,将VSC4.1细胞移至液氮中长期保存。
注意事项
VSC4.1细胞运输用培养基不可再用于培养,应重新配制完全培养基。
收到VSC4.1细胞后应立即检查状态,确认无污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程,确保实验室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上一篇:UMR-106 大鼠骨肉瘤细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