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AF细胞(原代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
- 来源:肺动脉组织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成纤维细胞样
- 培养基:原代成纤维细胞专用培养基
- 其他:合成与分泌:mpaf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具备合成和释放细胞外基质(ECM)的能力,主要合成Ⅰ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及其他基质成分
相关培养基&试剂
原代小鼠肺成纤维细胞(Primary Mouse Lung Fibroblasts)是从健康小鼠肺组织中分离获得的高度活跃细胞类型,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和纤维化研究。小鼠肺成纤维细胞来源于小鼠胚胎期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上呈纺锤形或星形,细胞核卵圆形,核仁清晰,贴壁后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小鼠肺成纤维细胞是研究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纤维化等疾病的重要工具,这些细胞在分子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价值。
MPAF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特性特征
组织修复:MPAF成纤维细胞在组织损伤后能够迅速聚集并参与修复过程。
合成与分泌:具备合成和释放细胞外基质(ECM)的能力,对维持肺动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标志物表达
α-SMA(平滑肌α-肌动蛋白):作为成纤维细胞的标志性蛋白,其表达水平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检测。
胶原蛋白:主要合成Ⅰ型胶原蛋白,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
Vimentin:中间纤维蛋白,常用于鉴定成纤维细胞。
CXCL12:在某些刺激条件下(如IL-17A的作用),CXCL12的表达可能增加,这与细胞的迁移和活化相关。
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显示出与成纤维化相关的多种基因上调,包括与 ECM 生成、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的基因。
转录因子: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可能受到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如TGF-β信号通路中的SMAD家族成员,这些转录因子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MPAF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原代细胞) |
英文名称 | Mouse pulmonary artery fibroblasts;MPAF |
组织来源 | 小鼠肺动脉组织 |
细胞形态 | 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形态呈长梭形或星形 |
生长特性 | 贴壁生长 |
倍增时间 | ~24-30小时 |
传代次数 | 可传代约3-5代,3代以内状态最佳 |
培养基 | 小鼠肺成纤维细胞专用培养基,推荐使用含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 |
培养条件 | 气相:95%空气 + 5%二氧化碳;温度:37℃ |
冻存条件 | 无血清冻存液,液氮储存;使用DMSO或无血清冻存液进行冻存 |
细胞规格 | 1×10^6 cells/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包装 |
支原体检测 | 无 |
生物安全等级 | 1 |
主要功能 | 维持肺动脉正常形态、合成和释放细胞外基质;参与组织损伤修复 |
细胞标志物 | α-SMA, Vimentin, 胶原蛋白(COL I, COL III) |
细胞活性检测 | MTT法、ELISA法、Western Blot等 |
应用领域 | 肺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基础生物学研究 |
培养教程
MPAF原代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培养教程
细胞培养
培养基:每2-3天更换一次,保持培养基清澈并提供充分营养。
贴壁后的小鼠肺动脉成纤维mpaf细胞状态:呈纺锤形或星形,增殖活跃。
定期显微镜观察,避免污染或过度融合(细胞融合度不宜超过90%)。
细胞传代
mpaf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时进行传代。
向培养瓶中加入适量0.25%胰蛋白酶,覆盖细胞后在37℃孵育2-5分钟。
待细胞变圆、脱落后,加入完全培养基中和酶溶液。
以3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后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
按1:2或1:3的比例将细胞接种至新的培养瓶中,维持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活性。
细胞冻存
将小鼠肺动脉成纤维mpaf细胞悬液分装入冻存管中,每管500 μL至1 mL。
冻存管放置于程序性降温盒中,-80℃冻存过夜。
第二天转移至液氮中长期保存,保证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状态。
细胞复苏
取冻存管迅速置于37℃水浴中解冻(1-2分钟),确保冰晶完全融化。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预热的完全培养基中,离心300g,5分钟,弃去上清以去除DMSO。
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接种至培养瓶中,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
解冻后的细胞应尽快更换培养基以去除残留DMSO。
初次贴壁可能较慢,应耐心观察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状态。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鼠原代肺成纤维细胞
下一篇:小鼠卵巢成纤维细胞(原代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