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原代细胞)
- 来源:视网膜组织
- 细胞特征:贴壁 , 上皮细胞样
- 培养基:原代细胞专用培养基
- 其他:视网膜色素上皮参与视黄醇循环,吞噬脱落的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分泌多种生长因子。
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来源于大鼠视网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位于眼球内部,负责离子、水、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转运。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视黄醇循环中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清除脱落的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并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维持眼部组织的结构完整。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特性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位于脉络膜和光感受器细胞外节之间,是视网膜下腔和脉络膜血管之间的转运通道。
视网膜色素上皮参与视黄醇循环,吞噬脱落的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分泌多种生长因子。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无再生能力,死亡后不被替换。
视网膜色素上皮的退化可能引发视觉障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原代细胞) |
种属来源 | 大鼠 |
组织来源 | 大鼠的正常眼组织 |
疾病特征 | 正常原代细胞 |
细胞形态 | 上皮细胞样,不规则细胞 |
生长特性 | 贴壁生长 |
细胞鉴定 | 细胞角蛋白-8(CK-8)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经鉴定细胞纯度高于90% |
QC检测 | 不含有 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 |
生物安全等级 | 1 |
培养基 | 原代上皮细胞专用培养基 |
生长条件 | 气相:空气,95%;二氧化碳,5%;温度:37℃ |
传代方法 | 1:2至1:6,每周2次 |
冻存条件 | 90%完全培养基 + 10%DMSO,液氮储存 |
细胞结构特征 | 多角形细胞,具有顶部、体部和基底部三部分,排列规则 细胞之间通过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相连 无再生能力,邻近细胞会滑动填补死亡细胞的位置 |
研究与应用 | 理解视网膜的功能机制,治疗方法、应对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退化引起的视觉障碍 |
培养教程
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操作
细胞复苏
将含有1 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快速摇晃解冻,然后加入4 mL培养基混合均匀。
在1000 rpm条件下离心3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1-2 mL培养基后吹匀。
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含适量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者加入10 cm皿中,加入约8 mL培养基,培养过夜。
第二天进行液体更换并检查细胞密度。
细胞传代
当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可进行传代培养。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
加入1 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37℃培养箱中消化1分钟。
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终止消化。
补加培养基,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培养液后吹匀。
将细胞悬液按1:2比例分到新的含8 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细胞冻存
收集细胞及细胞培养液,装入无菌离心管中,离心,弃去上清液,用PBS清洗一遍,弃尽PBS,进行细胞计数。
加入无血清细胞冻存液,使细胞密度为5×10^6~1×10^7/mL,混匀后装入冻存管,放入-80℃冰箱,24小时后转入液氮灌储存。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操作,以确保细胞培养的成功。
使用培养基和消化液时,注意温度和PH值的控制,避免对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细胞冻存时,注意使用冻存液以及冻存管的标识,确保细胞的保存和追溯。
在培养过程中,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液体更换和细胞传代,以维持细胞的健康状态。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HGF的表达对HUVEC增殖、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武汉大学》 2017年
- 摘要:第一部分目的:探索缺氧条件下不同时间段RPE细胞中HGF和VEGF的表达及外源性HGF蛋白...
- GCaMP基因工程化C17.2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 2015年
- 摘要: 研究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
- 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