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CM细胞(人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 (暂不提供)
- 来源:外周血
- 细胞特征:悬浮细胞 ,淋巴母细胞
- 培养基:1640+10% FBS+1% P/S
- 其他:抗原表达:CD20;CD19;CD40;CD80;CD83;CD86;HLA-DR;CD1a;CD11c;
BDCM细胞是从一位急性髓系白血病男性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得到的B淋巴母细胞系。除了典型的B细胞标志外,BDCM细胞还展现了树突状细胞的许多特征,并对Epstein-Barr病毒(EBV)呈阳性反应。BDCM被认为是一种与树突状细胞具有遗传和功能相似性的新型 B 细胞系。BDCM细胞为深入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和可能的治疗途径提供了重要线索。
BDCM细胞特性特征
BDCM细胞表现出多种抗原,如CD20、CD19、CD40、CD80、CD83、CD86、HLA-DR、CD1a和CD11c。
BDCM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肌成束蛋白、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6(IL-1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其他标记物:BDCM细胞还表达白细胞介素3(IL-3),进一步支持其作为免疫反应中的活跃参与者。
BDCM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在遗传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这使得它们在研究免疫反应和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时成为重要的模型。
BDCM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BDCM细胞(人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 |
细胞别称 | B-cell with DC Morphology |
来源 | 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男性患者的外周血 |
细胞类型 | B淋巴母细胞系 |
形态 | 淋巴母细胞,悬浮生长 |
细胞密度 | >1×10^6 细胞数/ml |
规格 | T25瓶或1mL冻存管包装 |
用途 | 仅供科研使用 |
表达标记 | IL-3 |
抗原表达 | CD20, CD19, CD40, CD80, CD83, CD86, HLA-DR, CD1a, CD11c |
细胞因子产生 | IL-1α, IL-2, IL-6, IL-16, TGFβ1, TNF |
培养基 | RPMI-1640 + 10% 胎牛血清 + 1% 青霉素/链霉素 |
培养条件 | 37℃,5% CO₂ |
接种密度 | 1×10^6 细胞/ml |
换液频率 | 每2-3天更换培养基,或当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进行传代 |
传代比例 | 1:2至1:5 |
冻存液 | 含10% DMSO的胎牛血清 |
冻存密度 | 1×10^6至1×10^7个活细胞/ml |
运输方式 | 干冰运输 |
解冻过程 | 在37℃水浴中快速解冻,随后加入完全培养基 |
生长速度 | 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观察细胞状态 |
细胞活率 | 应保持在90%以上 |
储存条件 | 液氮中长期保存 |
培养教程
BDCM人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培养教程
BDCM细胞培养步骤
将BDCM细胞按1×10^6细胞/mL的密度接种于T25培养瓶中。
培养瓶置于37℃、5% CO₂的培养箱中,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
每日观察BDCM细胞的生长状态,用倒置显微镜检查其形态和密度。
当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进行换液或传代操作,以维持细胞的健康状态。
BDCM细胞传代
吸去培养基后,用3-4 mL无菌PBS轻轻洗涤BDCM细胞,去除残留培养基。
加入1 mL胰酶,轻轻摇晃,使胰酶均匀覆盖BDCM细胞。
将培养瓶置于37℃培养箱中,观察消化过程。当细胞开始收缩但未完全脱落时,加入2-3 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将消化后的BDCM细胞以900 rpm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
加入新鲜的完全培养基,轻轻重悬细胞,并将细胞均匀分配至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传代后的BDCM细胞应静置培养于37℃、5% CO₂培养箱中,确保其良好生长。
BDCM细胞冻存
冻存液由90%胎牛血清(FBS)和10%二甲基亚砜(DMSO)组成,确保细胞冻存过程中的细胞活性。
按照传代步骤进行细胞消化和离心,弃去上清液后,用预冷冻存液重悬BDCM细胞。
将细胞悬液分装至冻存管中,放入程序性冻存盒,置于-80℃冰箱中过夜。
24小时后,将冻存管转移至液氮罐中,以实现长期保存。
BDCM细胞复苏
将完全培养基在37℃水浴中预热,以确保复苏时迅速提供适宜环境。
从液氮中取出BDCM细胞冻存管,迅速将其放入37℃水浴中解冻。轻轻摇晃冻存管,当冰块几乎完全融化时,迅速终止水浴。
解冻后的BDCM细胞以150 g(约900 rpm)离心1-2分钟,弃去冻存液。
加入预热的完全培养基,轻柔重悬细胞,并将其接种于T25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复苏后的24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BDCM细胞的状态,并在24小时后换液,去除潜在的死亡细胞,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
相关资料
- THP-1细胞系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CRISPR基因编辑与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的探究
- THP-1细胞系是一种源自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人类单核细胞系,具有在免疫学研究中广泛应...
- THP-1细胞系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应用
- THP-1细胞系作为一种源自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人类单核细胞系,在免疫学和疾病研究领域...
-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 | X,Y |
CSF1PO | 10,11 |
D2S1338 | 19 |
D3S1358 | 15,16 |
D5S818 | 12,13 |
D7S820 | 9,11 |
D8S1179 | 14,15 |
D13S317 | 11 |
D16S539 | 10,11 |
D18S51 | 12,18 |
D19S433 | 13,13.1,14 |
D21S11 | 29,30 |
FGA | 21,24 |
Penta D | 9,11 |
Penta E | 10,17 |
TH01 | 6,9.3 |
TPOX | 9,10 |
vWA | 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