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原代细胞)
- 来源:视网膜组织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梭形、多角形
- 培养基:原代细胞专用培养基
- 其他:标志物表达:特征性标志物包括谷氨酰胺合成酶(GS)、GLAST、Nestin等
小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中的放射状神经胶质细胞,贯穿视网膜的各个层次,在结构和功能维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主要通过从实验小鼠的视网膜组织中分离获得,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胶原酶或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后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纯度可达90%以上。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中不仅起到支撑和维持血-视网膜屏障的作用,还参与神经元代谢、离子浓度调控和病理损伤响应,尤其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独特的超微结构表现为胞质高电子密度、内质网发达,且细胞核形状多为卵圆形或多角形,具有物种及区域间差异。
Müller细胞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干细胞特性,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去分化为其他类型的视网膜神经元,在神经再生和修复研究中备受关注。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可为研究视网膜发育、功能调控及疾病机制提供实验模型,同时有助于探索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并开发潜在治疗策略。
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特性特征
Müller细胞呈长梭形,具有较大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能在视网膜的各层中形成支撑骨架。
在超微结构水平上,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显示出较高的电子密度和发达的内质网,细胞核通常为卵圆形或多角形。
支持作用:Müller细胞为视网膜神经元提供结构支持,并在视网膜中形成支架。
代谢支持:参与调节视网膜神经元的代谢,为其提供能量底物(如葡萄糖和乳酸)。
离子平衡:Müller细胞通过摄取和回收神经递质、离子(如钾)等,维持视网膜内环境的稳定。
保护作用:在视网膜损伤时,Müller细胞能够响应并参与修复过程。
Müller细胞被认为具有干细胞特性,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去分化为其他类型的视网膜神经元,参与再生和修复。
Müller细胞的鉴定通常依赖于其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如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GLAST,这些标志物在免疫荧光染色中表现为阳性。
基因表达:关键转录因子如Pax6和Nestin在Müller细胞的发育和去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ax6被认为是视网膜祖细胞的标志物,而Nestin则是神经元分化早期的标志物。
信号通路:Müller细胞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会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这些通路涉及到细胞增殖、分化及应对损伤等过程
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原代细胞) |
英文名称 | Mouse Retinal Muller Cells |
来源 | 小鼠视网膜组织 |
形态 | 长梭形,不规则细胞 |
生长方式 | 贴壁生长 |
纯度 | ≥90%,经谷氨酰胺合成酶(GS)免疫荧光鉴定 |
生物安全等级 | BSL-1 |
最大传代次数 | 3-4次 |
细胞直径 | 10-20 μm |
细胞核形态 | 卵圆形或多角形 |
培养基 | 原代细胞专用培养基 |
培养条件 | 37℃,5% CO₂,95%空气 |
培养基更换频率 | 每2-3天更换一次 |
接种密度 | 5 x 10^5 - 1 x 10^6 cells/mL |
冻存液 | 含10% DMSO的培养基 |
冻存管规格 | 1 mL冻存管(约5 x 10^6 cells/vial) |
冷冻过程 | -80℃冷冻24小时后转移至液氮罐 |
标志物 | GS、GLAST、Nestin、Pax6 |
转录因子 | Hes1、Hes5、Mitf、Vsx2 |
支持作用 | 提供结构支持,维持视网膜神经元的代谢 |
调节作用 | 调节离子平衡、神经递质摄取与回收 |
再生潜力 | 能够去分化为其他类型的视网膜神经元 |
运输方式 | 活细胞常温运输;冻存管干冰运输 |
储存温度 | 活细胞:培养箱;冻存管:液氮罐 |
质量检测 | 不含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 |
注意事项 | 建议用多聚赖氨酸 PLL(0.1mg/ml)或明胶(0.1%)对接种培养皿包被处理 |
培养教程
原代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培养教程
复苏小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
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管,迅速置于37℃水浴中解冻,轻轻摇晃确保均匀加热。
准备预热至37℃的培养基(常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
将冻存管内1 mL的Müller细胞悬液转移至含4 mL培养基的离心管中,混匀后立即离心。
在1000 rpm离心3分钟,弃去上清液后加入1-2 mL新鲜培养基,轻轻吹打重悬细胞。
将重悬的Müller细胞转移至培养瓶中(如T25瓶),加入8 mL培养基后放入37℃、5% CO₂培养箱中过夜培养。
次日更换培养基,去除可能的残余冻存液成分,并观察Müller细胞的贴壁和生长情况。
传代小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
当Müller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时,应及时进行传代以避免过度拥挤影响细胞状态。
弃去培养基后,用PBS缓冲液洗涤Müller细胞1-2次,以去除培养基残留。
加入1 mL 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轻轻摇匀,确保液体均匀覆盖Müller细胞。
在37℃培养箱中消化约1分钟,观察细胞是否开始圆形化且脱离底面,如完成立即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
消化液和细胞混合物转移至离心管中,1000 rpm离心4分钟后弃去上清。用1-2 mL培养基重悬Müller细胞。
根据需要按1:2或1:3比例分瓶,将细胞悬液均匀分配至新培养瓶,并加入适量培养基(通常为8 mL)。继续在37℃、5% CO₂条件下培养。
冻存小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
选择生长良好的Müller细胞,弃去培养基后用PBS洗涤,并加入消化液进行细胞回收。
用PBS重悬细胞后计数,确保每冻存管内的Müller细胞浓度为5×10⁶至1×10⁷个/mL。
配制冻存液(胎牛血清:DMEM:DMSO按3:1:1混合),轻轻混匀后将1 mL细胞悬液分装至冻存管中。
将冻存管放入程序降温盒,置于-80℃冰箱中冷冻24小时后转移至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在冻存前确保Müller细胞状态良好且无污染,以保证后续实验的成功率。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