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266细胞(U266B1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
- 来源:骨髓瘤;B淋巴细胞
- 细胞特征:悬浮细胞, 淋巴母细胞样
- 培养基:RPMI-1640+10% FBS+1% P/S
- 其他:基因表达: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6 (IL-6) ;同种型:IgE,λ轻链
U266 [U266B1]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是从一名53岁男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的B淋巴细胞,常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疾病和免疫学。U266细胞系在1970年由N.K. Nilsson建立,源于骨髓瘤患者的B淋巴细胞,具备浆细胞的特征。
U266细胞特性特征
U266细胞主要为悬浮生长,部分细胞可能附着在培养瓶底
U266细胞表达与体内骨髓瘤细胞相同的免疫球蛋白;产生人白细胞介素-6 (IL-6);产生IgE和λ轻链
基因表达:表达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单克隆抗体基因、表达白细胞介素-6基因;
U266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U266细胞(U266B1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 |
细胞别称 | U266-B1; U266B1; U-266; U266; U266S; U266BL; U266Bl; 266Bl |
来源 | 浆细胞骨髓瘤;男性;53岁 |
细胞形态 | 淋巴母细胞样 |
细胞类型 | 肿瘤细胞,B淋巴细胞 |
生长特性 | 悬浮细胞,部分细胞可能附着 |
建立时间 | 1970年(由N.K. Nilsson建立) |
收录 | ATCC |
生物安全等级 | 1级 |
致瘤性 | 是 |
推荐培养基 | RPMI-1640 + 15% FBS + 1% P/S |
培养环境 | 37℃,5% CO2,饱和湿度 |
换液周期 | 2-3天 |
培养基体积 | T25瓶:10-12ml;10cm皿:12-15ml |
传代比例 | 1:2-1:4(具体情况视细胞生长速度及密度决定) |
基因表达 |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6 (IL-6) |
同种型 | IgE,λ轻链 |
应用 | 3D细胞培养,免疫系统疾病研究,免疫学研究,转染宿主 |
冻存液配方 | 92% FBS + 8% DMSO |
冻存规格 | 200-300万/ml,1ml每管 |
无菌检测 | 细菌、酵母、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 |
病原体检查 | HI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检查均为阴性 |
安全性 | 所有肿瘤和病毒转染的细胞均视为有潜在的生物危害性,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台内操作,并请注意防护 |
保存条件 | 液氮存储 |
供应限制 | 仅供科学研究之用 |
培养教程
U266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教程
传代方法
混匀细胞: 将培养瓶中的U266细胞轻轻混匀。
收集细胞: 将细胞培养基转移至离心管中,以900rpm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
重悬细胞: 加入新的完全培养基,轻轻重悬U266细胞。
分装细胞: 将U266细胞悬液均匀分配到新的培养瓶中。
补充培养基: 补足完全培养基,并将培养瓶放回培养箱继续培养。
冻存方法
离心细胞: 将U266细胞离心后,加入配置好的冻存液轻轻重悬细胞。
移入冻存管: 将细胞悬液快速移入标记好的冻存管中。
程序冻存: 将冻存管放入程序冻存盒,放入-80℃冰箱中过夜,然后转入液氮保存。
无程序冻存盒: 将冻存管放置于泡沫盒中于4℃静置5-10分钟,再转至-20℃冰箱静置2小时,随后转入-80℃冰箱过夜,再转入液氮保存。
细胞复苏
快速解冻: 将冻存管从液氮中取出,立即放入37℃水浴中解冻,轻轻摇动冻存管以加速解冻。
离心去除DMSO: 解冻后将U266细胞悬液转移至含有10ml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以9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重悬细胞: 加入新鲜完全培养基,轻轻重悬U266细胞,转移至培养瓶中并放入培养箱培养。
细胞观察
活细胞: 圆形透亮,细胞膜完整的U266细胞。
死细胞: 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泄的U266细胞。
注意事项
悬浮细胞处理: 部分悬浮U266细胞可能会附着于培养瓶底部,轻轻晃动培养基或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层可使其脱落,无需胰酶消化。
细胞吹打: 使用培养皿更适合吹打U266细胞操作,吹打时应尽量轻柔,避免产生过多气泡以免影响细胞状态。
无菌操作: 所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U266细胞污染。
细胞冻存活性检查: 冻存后及时复苏U266细胞以检查冻存活性,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相关资料
- 人胚肺细胞与干细胞的区别
- 人类胚胎肺细胞和干细胞是两种细胞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包括来源、特性和用途...
-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 | X,Y |
CSF1PO | 12,13 |
D1S1656 | 12,15 |
D2S441 | 10,11 |
D2S1338 | 20,23 |
D3S1358 | 17 |
D5S818 | 11,12 |
D6S1043 | 11,17 |
D7S820 | 11,12 |
D8S1179 | 13 |
D10S1248 | 14 |
D12S391 | 18 |
D13S317 | 12 |
D16S539 | 10 |
D18S51 | 12,14 |
D19S433 | 13,15 |
D21S11 | 28,29 |
D22S1045 | 15,16 |
DYS391 | 10 |
FGA | 18 |
Penta D | 10,13 |
Penta E | 10,12 |
TH01 | 5,7 |
TPOX | 8 |
vWA | 17 |
参考文献
- 肾癌细胞系786-O中Rho~(high)类干细胞侧群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兰州大学》 2009年
- 摘要:...根治肿瘤治疗的分子靶标。虽然已经从急性髓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胰腺癌、肝癌...
- 应用MADB-106乳腺癌细胞构建大鼠转移性骨癌痛模型 《山西医科大学》 2011年
- 摘要:目的:应用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构建转移性骨癌痛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痛行为学、影像学...
- 单细胞水平人参皂苷Rg2抗化疗致骨髓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浙江大学》 2021年
- 摘要:化疗是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带来各种毒副作用,其中以骨髓抑制最...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HCC827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山西医科大学》 2016年
- 摘要:目的:1、探讨经尾静脉输入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在人HCC827肺腺癌皮下...
- 3T3-L1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及脂肪细胞功能的比较研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年06期
- 摘要:目的:探讨3T3-L1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 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