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永生化(HLEC-SV40T)
- 来源:淋巴管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内皮细胞样
- 培养基: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永生化专用培养基
- 其他:通过 SV40大T抗原(SV40T) 基因转染实现永生化,突破了原代人淋巴内皮细胞只能传代 5–10 代的限制。
永生化人淋巴内皮细胞(HLEC-SV40T)是基于人淋巴结来源的原代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构建而成。通过导入SV40大T抗原(SV40T)基因,使其突破原代细胞通常只能传代5–10代的限制,从而获得持续分裂和长期稳定培养的能力。人淋巴内皮细胞系不仅解决了原代淋巴内皮细胞增殖有限的问题,还在形态学上保持了上皮样特征,细胞多呈梭形或多角形,贴壁生长,显示出典型的内皮细胞特性。
在研究应用中,HLEC-SV40T细胞为淋巴管生成机制、淋巴系统疾病、炎症反应及肿瘤转移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体外模型。同时,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永生化也可用于药物作用验证、分子信号通路研究以及免疫学相关机制探讨,为探索淋巴系统的生物学功能与病理过程提供了重要工具。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永生化特性特征
表达SV40大T抗原(SV40 T antigen),是细胞永生化的关键因子,能抑制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肿瘤抑制基因,促进细胞持续增殖.
维持淋巴内皮细胞的特征性分子标志物表达,常见内皮细胞标志如LYVE-1、Podoplanin等(此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标志,虽具体HLEC-SV40T数据缺乏,但原代淋巴内皮细胞中普遍表达).
细胞呈贴壁生长,具有上皮样形态;
稳定表达SV40大T抗原,保障细胞不进入衰老期;
保留淋巴内皮细胞的相关功能性蛋白表达,有利于研究淋巴系统相关生理及病理过程.
可能具有淋巴内皮特征的基因表达谱,包括CCBE1、PROX1、VEGFR-3等淋巴内皮相关基因(此类基因通常在淋巴内皮细胞中高度表达,对淋巴管生成及功能维持至关重要);
HLEC-SV40T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 |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永生化(HLEC-SV40T) |
细胞别称 | HLEC(SV40) |
细胞来源 |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原代淋巴结细胞,SV40大T抗原转染永生化 |
细胞形态 | 内皮细胞样,梭形或多角形,贴壁生长,铺路石状、不规则 |
生长特性 | 贴壁细胞 |
生物安全等级 | 2级 |
致瘤性 | 无恶性转化,适合基础研究 |
培养基 | 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 |
培养条件 | 37℃,5% CO2,95%饱和湿度 |
换液周期 | 2-3天 |
传代比例 | 1:2 - 1:5 |
倍增时间 | 24-48小时 |
冻存液配方 | 92%完全培养基+8%DMSO或92%FBS +8%DMSO (新手推荐) |
冻存规格 | 200-300万细胞/ml,1ml/冻存管 |
冻存方法 | 程序降温冻存,-80℃过夜后转液氮保存;无程序冻存盒时,泡沫盒4℃5-10min,-20℃2h,-80℃过夜,再转液氮存储 |
解冻方法 | 37℃水浴快速解冻,离心去冻存液,悬浮于完全培养基 |
细胞纯度 | 纯度高于90% |
微生物检测 | 细菌、支原体、真菌检测阴性 |
病毒检测 | HIV、HBV、HCV检测阴性 |
运输方式 | 冷冻细胞干冰运输,复苏细胞常温运输 |
细胞保存 | 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
细胞鉴定 | 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表达VEGFR-3等淋巴内皮特异标志物 |
储存建议 | 建议收到后3代内冻存备份细胞 |
适用范围 | 淋巴系统相关生物学机制研究、淋巴管生成、药物筛选、疾病模型建立 |
培养教程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永生化培养教程
细胞复苏
从液氮罐中取出HLEC-SV40T细胞冻存管,立即置于37℃水浴中,轻轻摇动,1–2分钟内使细胞快速解冻。
将细胞悬液转入离心管,补加4–6 ml预热完全培养基(推荐使用DMEM或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含10% FBS和必要生长因子),轻轻混匀。
1000 rpm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去除DMSO。
重悬HLEC-SV40T细胞于新鲜培养基中,转移至T25培养瓶,加入6–8 ml培养液。
置于37℃、5% CO₂培养箱中过夜。
次日更换培养基,去除死细胞和杂质,保证HLEC-SV40T细胞的生长环境清洁。
细胞传代
当HLEC-SV40T细胞贴壁生长密度达80%–90%时进行传代。
弃去培养液,用无钙镁PBS洗涤1–2次。
加入0.25%胰酶–0.53 mM EDTA溶液(1–2 ml/T25瓶),37℃消化1–2分钟,显微镜下观察大部分细胞变圆、开始脱落时立即终止。
加入含10% FBS的完全培养基(约3 ml)终止消化,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悬浮。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1000 rpm离心3–5分钟。
弃去上清,重悬细胞于新鲜培养基中。
按1:2至1:5比例将HLEC-SV40T细胞分瓶传代。
在37℃、5% CO₂条件下继续培养,并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液
细胞冻存
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LEC-SV40T细胞,经胰酶消化后收集并计数。
调整细胞浓度至1×10⁶–1×10⁷ 个/ml。
配制冻存液(92%完全培养基+8% DMSO,或92% FBS+8% DMSO)。
将HLEC-SV40T细胞与冻存液轻柔混匀,分装至冻存管中,每管1 ml。
将冻存管置于程序降温盒(如Mr. Frosty)中,以–1℃/分钟速度逐步降至–80℃,过夜保存。
次日转移至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复苏时按照上述复苏步骤操作。
注意事项
HLEC-SV40T细胞推荐使用DMEM或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需补充10% FBS和适宜生长因子;
保持培养条件为37℃、5% CO₂;
全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污染;
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冻存效果最佳;
复苏后的HLEC-SV40T细胞需及时换液,保证状态恢复
相关资料
- A7R5大鼠细胞只能做转染吗
- A7R5大鼠胸大动脉平滑肌细胞是一种常用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系,通常用于研究血管生物学、心...
- 人淋巴母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应用
- 人淋巴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活跃状态的淋巴细胞。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关键...
- bEnd.3细胞培养常见问题
- 培养一次bEnd.3细胞要多长时间?bEnd.3细胞系通常大约每3天以1:3至1:4的分裂...
-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年06期
- 摘要: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微血管内壁附着的单层扁平细胞,是血管内物质交换的屏障,也是炎症反应的...
- 胶质瘤细胞C6对共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复旦大学
- 摘要:...VEGF高表达的恶性胶质瘤细胞系C6对体外共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 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纯度、活性分析 《河南科学》 2009年08期
- 摘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60% Percoll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分离肝窦内皮细胞(hepa...
- 永生化小鼠Bend.3细胞株具有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特性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年06期
- 摘要:目的评价永生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是否具有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特性。方法将...
- TRPV4调控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及成管能力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2018年
- 摘要:...上一类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蛋白通道,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中,其在血管内皮细...
- 查看完整内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