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电话
021-52237832
网站首页 > 细胞系 > 人源细胞系 > 生殖系统 > 乳腺 > mda-mb-435s细胞(人黑色素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
mda-mb-435s细胞(人黑色素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货号:STM-CL-5221 规格:1×10⁶cells/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

mda-mb-435s细胞(人黑色素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

  • 来源:乳腺;乳房;导管;导管癌;胸腺渗出液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纺锤形细胞样
  • 培养基:生长培养基:90%DMEM+10%FBS
  • 其他:研究发现MDA-MB-435及其衍生的MDA-MB-435s细胞的起源,其更类似于黑色素瘤细胞系而非乳腺癌细胞
价格:¥ 1,450.00
提供STR鉴定报告

MDA-MB-435s细胞最初是MDA-MB-435细胞的纺锤形变异体,1976年从一名31岁患有转移性乳腺导管癌女性的胸腔积液中分离出来。

近年来研究对MDA-MB-435及其衍生的MDA-MB-435s细胞的起源提出了质疑:MDA-MB-435细胞系的基因表达更类似于黑色素瘤细胞系,而非乳腺细胞系,通过调查细胞身份发现MDA-MB-435细胞系受到M14黑色素瘤细胞的交叉污染。

MDA-MB-435s细胞系的染色体模态数为56,范围在55到62之间。MDA-MB-435s细胞系为非整倍体人类女性(XX)细胞,正常的N6、N11和N22染色体缺失,而N7、N13、N18和N21染色体为单一染色体。大多数剩余的正常染色体通常成对存在,但N2染色体为三重态。研究还鉴定出了19条标记染色体,其中大多数是由于正常染色体的结构改变而产生的。六个标记涉及N7染色体区域,三个标记被认为是N6染色体的衍生物。正常染色体和配对染色体N3、N15、N17、N20的第三拷贝分别标记在M1、M2、M15和M5标记中。

mda-mb-435s细胞特性

  • 研究发现MDA-MB-435及其衍生的MDA-MB-435s细胞的起源,其更类似于黑色素瘤细胞系而非乳腺癌细胞。

  • MDA-MB-435细胞系被证实具有黑素细胞来源,并且发现其受到M14黑色素瘤细胞的污染。

  • MDA-MB-435s细胞在免疫抑制小鼠中不具备致瘤性。

  • MDA-MB-435s细胞的基因表达包括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

  • MDA-MB-435s细胞的同工酶谱包括AK-1,1;ES-D,1;G6PD,B;GLO-I,2;PGM1, 2;PGM3,1。

  • MDA-MB-435s细胞系的衍生细胞包括M4A4、M4A4 GFP、M4A4 LM3-2 GFP、M4A4 LM3-4 CL 16 GFP、NM2C5和NM2C5-GFP。

mda-mb-435s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MDA-MB-435s人黑色素瘤细胞/人乳腺癌细胞(STR鉴定正确)
细胞别称MDA-MB-435s, MDA-MB-435 S, MDA-MB-435-S, MDAMB435S, BrCL15
细胞系衍生株M4A4, M4A4 GFP, M4A4 LM3-2 GFP, M4A4 LM3-4 CL 16 GFP, NM2C5, NM2C5-GFP
种属来源
年龄性别女,31岁
组织来源乳腺,乳房,导管,导管癌,胸腺渗出液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细胞形态纺锤形细胞样
细胞代数10代以内
生物安全等级1
支原体检测
培养基90% DMEM + 10% FBS
培养条件气相:95%空气 + 5%二氧化碳;温度:37℃
冻存条件无血清冻存液,液氮储存
染色体55~58
致瘤性在免疫抑制小鼠中不致瘤;在半固体培养基中致瘤
基因表达情况微管蛋白;肌动蛋白
背景介绍MDA-MB-435S细胞是一种纺锤形的细胞,1976年由其亲本MDA-MB-435细胞中筛选得到。
细胞特性

1) 来源:乳腺导管腺癌;黑素瘤

2) 形态:纺锤形,贴壁生长

3) 染色体数目:55至60之间;正常染色体N6、N11和N22缺失,染色体N7、N13、N18和N21为单一染色体。

同工酶AK-1,1;ES-D,1;G6PD,B;GLO-I,2;PGM1, 2;PGM3,1
保藏机构ATCC; HTB-129;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资源中心


培养教程

mda-mb-435s细胞培养教程

一、MDA-MB-435s细胞复苏

  • 解冻:将含有1mL MDA-MB-435s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解冻过程应在2分钟内完成,以防MDA-MB-435s细胞损伤。

  • 离心:将解冻后的MDA-MB-435s细胞悬液加入到含4-6mL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在1000 RPM条件下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

  • 重悬细胞:用适量的完全培养基重悬MDA-MB-435s细胞,将MDA-MB-435s细胞悬液转移到含6-8mL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瓶或培养皿中。

  • 培养:将培养瓶置于37℃培养箱中过夜,第二天显微镜下观察MDA-MB-435s细胞生长情况和密度。

二、MDA-MB-435s细胞传代

  • 当MDA-MB-435s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可进行传代培养。以下是贴壁MDA-MB-435s细胞传代的详细步骤:

  •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MDA-MB-435s细胞1-2次。

  • 消化细胞:

  • 加入0.25%(w/v)胰蛋白酶-0.53 mM EDTA于培养瓶中(T25瓶1-2mL,T75瓶2-3mL)。

  • 将培养瓶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分钟,难消化的MDA-MB-435s细胞可适当延长时间。

  • 在显微镜下观察MDA-MB-435s细胞消化情况,当大部分MDA-MB-435s细胞变圆并脱落时,立即终止消化。

  • 终止消化: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入3-4mL含10%FBS的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 离心和重悬:

  • 轻轻打匀后吸出MDA-MB-435s细胞悬液,在1000 RPM条件下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

  • 用1-2mL完全培养基重悬MDA-MB-435s细胞,将MDA-MB-435s细胞悬液按1:2的比例分到新的T25培养瓶中。

  • 继续培养:添加6-8mL新配制的完全培养基,以维持MDA-MB-435s细胞的生长活力。后续传代可根据实际情况按1:2至1:5的比例进行。

三、MDA-MB-435s细胞冻存

  • 为了确保实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MDA-MB-435s细胞培养的初期阶段建议进行MDA-MB-435s细胞冻存。以下是具体步骤:

  • 细胞收集:按照传代培养的步骤消化MDA-MB-435s细胞,将消化后的MDA-MB-435s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

  • 细胞计数:使用血球计数板确定MDA-MB-435s细胞浓度,推荐冻存密度为1×10^6至1×10^7个活MDA-MB-435s细胞/mL。

  • 离心和重悬:

  • 在1000 RPM条件下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

  • 用配制好的冻存液(90%血清,10%DMSO)重悬MDA-MB-435s细胞。

  • 冻存管分装:将重悬后的MDA-MB-435s细胞按每管1mL的比例分装到冻存管中,并标注好名称、代数、日期等信息。

  • 程序降温:将MDA-MB-435s细胞冻存管置于程序降温盒中,在-80℃冰箱中过夜,之后转入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相关资料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X
CSF1PO11 (ATCC=HTB-129; CCRID; CLS=300277)
11,12 (PubMed=28940260)
D1S165612
D2S133819,24
D3S135814 (ATCC=HTB-129; CLS=300277; PubMed=28940260)
14,20 (CCRID)
D5S81811,12 (CCRID)
12 (ATCC=HTB-129; CLS=300277; PubMed=28940260)
D6S104311
D7S8208 (PubMed=28940260)
8,10 (ATCC=HTB-129; CCRID; CLS=300277)
D8S117913 (ATCC=HTB-129; CCRID; CLS=300277)
13,14 (PubMed=28940260)
D12S39118,19
D13S31712 (ATCC=HTB-129; CCRID; PubMed=28940260)
12,13 (CLS=300277)
D16S53913
D18S5113 (ATCC=HTB-129; PubMed=28940260)
13,17 (CLS=300277)
D19S43314 (CCRID)
14,15 (ATCC=HTB-129; CLS=300277; PubMed=28940260)
D21S1130
FGA21
Penta D9,11
Penta E10,12
TH016,7
TPOX8,11
vWA16,18

参考文献

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