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电话
021-52237832
网站首页 > 细胞系 > 小鼠细胞系 > 小鼠组织 > 皮肤 > B16细胞(小鼠黑色素瘤细胞)
B16细胞(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货号:STM-CL-6014 规格:1×10⁶cells/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

B16细胞(小鼠黑色素瘤细胞)

  • 来源:黑素瘤;皮肤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成纤维细胞样
  • 培养基:RPMI-1640+10% FBS+1% P/S
  • 其他:B16细胞系包括多个亚型,如B16-F0、B16-F1和B16-F10
价格:¥ 1,300.00
提供STR鉴定报告

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源自C57BL/6小鼠的皮肤黑色素瘤,最初由美国杰克逊实验室于1954年开发。B16细胞系表现为黑色素生成阳性,但大多数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并不显色。在某些培养条件下,B16细胞会分泌大量黑色素。无论细胞在体外是否产生黑色素,当其植入C57BL/6小鼠体内后,形成的瘤体均呈现黑色。

B16细胞系包括多个亚型,如B16-F0、B16-F1和B16-F10。其中,B16-F10是B16-F0的亚系,以其显著的转移性而著称,相比之下,B16-F0的转移能力较低。

B16细胞特性特征

  • 产生黑色素:B16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黑色素,这是其作为黑色素瘤细胞的关键特征。

  • 酪氨酸酶活性:B16细胞表现出高酪氨酸酶活性,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

  • 高转移性:B16细胞具有在脾脏、肝脏和肺部转移的能力。

  • 不同亚系:如B16F10亚系具有较高的肺转移能力。

  • 黑色素相关基因:B16细胞表达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如酪氨酸酶基因。

  • 遗传异质性:B16细胞系表现出遗传和表型的异质性,即使在同一培养物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特性。

  • 致瘤性:B16是一种具有侵袭、迁移和增殖等肿瘤样特性的致瘤细胞系。

  • 酪氨酸酶阳性:B16细胞对酪氨酸酶呈强阳性反应,这是鉴定黑色素瘤细胞的重要标志。

  • 多种亚型:根据细胞形态和黑色素含量,B16细胞可分为多种亚型,包括大上皮样细胞、小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畸形细胞和树枝突细胞。

B16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B16细胞(小鼠黑色素瘤细胞)
细胞别称B-16; B16 melanoma; B16 subline B78; B78
来源C57BL/6小鼠皮肤黑色素瘤
建立年份1954年
形态生长上皮样和纺锤形,贴壁生长
培养基DMEM(推荐),10% FBS
培养条件37°C,5% CO2
传代换液1:3到1:6,每2-3天换液
生长特征倍增时间约24小时,平均大小15.4μm
酶活/色素酪氨酸酶活性强阳性,高黑色素产生能力
转移能力高,尤其是肺转移
致瘤性强致瘤性
遗传特性存在遗传异质性
基因表达高表达酪氨酸酶、黑色素和转移相关基因
形态分类大小上皮样、梭形、畸形、树枝突细胞
研究用途肿瘤、药物筛选、转移、美白材料研究
酶抑制研究评估物质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黑色素研究研究各种物质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抗氧化研究评估不同物质的抗氧化效果
毒性/转移细胞毒性测试,建立体内转移模型

培养教程

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培养教程

B16细胞复苏

  • 将冻存的B16细胞快速解冻于37°C水浴中。

  •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含预热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

  • 以800 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

  • 用新鲜培养基重悬B16细胞,并转移至培养瓶中。

日常培养

  • B16细胞为贴壁生长细胞。

  • 每2-3天更换培养基一次。

  • 当B16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进行传代操作。

传代操作

  • 弃去旧培养基,用PBS轻柔洗涤B16细胞1-2次。

  • 加入适量0.25%胰蛋白酶-EDTA溶液,37°C消化2-3分钟。

  • 当B16细胞在显微镜下开始变圆并脱落时,加入含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以终止消化。

  • 吹打收集细胞,800 rpm离心5分钟。

  • 弃去上清,用新鲜培养基重悬B16细胞。

  • 按1:3至1:6的比例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

细胞冻存

  •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B16细胞。

  • 使用含10% DMSO的完全培养基作为冻存液。

  • 将B16细胞悬液分装到冻存管中,并置于-80°C冰箱或液氮中保存。

特殊应用

  • 黑色素生成研究:对于研究B16细胞黑色素生成的特性,可能需要调整培养条件或添加特定试剂。

  • 转移研究:选择适合的高转移亚系,如B16-F10,用于研究转移能力。

确保B16细胞纯度和真实性

  • 细胞形态观察:定期使用显微镜检查B16细胞的形态特征,确保其保持上皮样和纺锤形的典型特征。

  • 黑色素产生检测:通过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或细胞沉淀物颜色来判断B16细胞的黑色素产生。

  • 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检测B16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以验证其特性。

  • 基因表达分析:检测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如酪氨酸酶基因。

  • STR分析: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确认B16细胞系的遗传特征。

  • 定期鉴定: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B16细胞鉴定以确保其纯度和特性。

常见错误及避免措施

  • 过度消化:使用胰蛋白酶消化B16细胞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控制消化时间,观察细胞状态。

  • 密度控制不当:B16细胞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长状态。定期检查并调整细胞密度。

  • 培养基更换频率:由于B16细胞可能产生大量黑色素,建议适当增加换液频率以维持良好培养环境。

  • 污染问题: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或真菌污染。

  • 传代次数过多:长期传代可能导致B16细胞特性改变。控制传代次数,定期验证细胞特性。

  • 冻存和复苏不当:不正确的冻存和复苏程序可能导致B16细胞活力下降或特性改变。严格按照冻存和复苏程序操作。

  • 忽视细胞异质性:B16细胞可能存在遗传和表型的异质性,影响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定期进行细胞鉴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关资料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全反式维甲酸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2017年22期
摘要:...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小鼠黑...
大黄素对黑素瘤细胞B16F10迁移的影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年06期
摘要:目的研究大黄素对黑素瘤细胞B16F10的迁移能力及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
羟喜树碱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药学服务与研究 > 2022年1期
摘要: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黑素瘤B16F10...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中侧群细胞的分离及其耐药性初探 现代免疫学 > 2011年4期
摘要:利用荧光活化细胞分选技术,我们分选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系中的侧群细胞(SP细胞)和...
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