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电话
021-52237832
网站首页 > 细胞系 > 人源细胞系 > 生殖系统 > 子宫 > An3ca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
An3ca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货号:STM-CL-5076 规格:1×10⁶cells/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

An3ca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

  • 来源:子宫内膜癌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上皮细胞样
  • 培养基:生长培养基:DMEM+15% 优质FBS+1% P/S
  • 其他:雌激素受体状态:雌激素受体阴性(ER-)
价格:¥ 1,450.00
提供STR鉴定报告

AN3CA细胞系建立于1964年,来源于一名55岁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An3ca细胞系表现出典型的癌细胞特性,能够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并在实验动物(如裸鼠)中产生明显的肿瘤。AN3CA细胞为雌激素受体阴性(ER-),在体内评估时表现出侵袭性致瘤潜力。

An3ca细胞接种实验动物产生明显肿瘤,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尚未深入研究,仅发现该细胞系促黑激素合成为阴性。

An3ca细胞表现出上皮细胞样形态,广泛用于研究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癌症细胞行为的影响。

An3ca细胞特性

  • AN3 CA细胞源自人类子宫内膜腺癌,1964年衍生自淋巴结转移组织。

  • An3ca细胞具有癌细胞特性,包括能够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及在实验动物中产生明显肿瘤。

  • AN3 CA细胞为雌激素受体阴性(ER-)。

  • AN3 CA细胞呈现上皮细胞形态,对此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子宫内膜癌的进展机制和开发新型治疗策略。

An3ca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An3ca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
别称AN3_CA, AN3CA, AN3Ca, AN3CA, AN-3, AN3, Acanthosis Nigricans 3rd attempt-CArcinoma
来源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
建系时间1964年
种属
性别年龄女性55岁
细胞类型肿瘤细胞
形态上皮细胞样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雌激素受体状态雌激素受体阴性(ER-)
促黑激素合成阴性
致瘤性在裸鼠和皮质酮处理的仓鼠颊囊中有致瘤性
倍增时间约55小时
培养基DMEM+15% 优质FBS+1% P/S
气相95% 空气 + 5% CO2; 37°C;饱和湿度
传代比例1:3(培养面积比),或 1:2-1:4
传代方式消化2-3分钟
换液频率每2-3天换液一次
冻存液配方

MEM + 10% FBS + 1X 非必需氨基酸 + 10% DMSO 或 60% 基础培养基

 + 30% FBS + 10% DMSO

污染检测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检测为阴性
生物安全等级1级
备注

AN3CA细胞表现出上皮细胞样形态,并在接种实验动物后能产生明显肿瘤

。虽然其生物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尚未深入研究,但已知其促黑激素合成阴性。

培养教程

AN3CA细胞复苏步骤

  • 将含有1mL AN3CA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

  • 加入到含4-6mL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混合均匀。

  • 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完全培养基重悬AN3CA细胞。

  • 将细胞悬液加入含6-8mL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瓶(或皿)中37℃培养过夜。

  • 第二天显微镜下观察AN3CA细胞生长情况和细胞密度。

AN3CA细胞传代步骤

  •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AN3CA细胞1-2次。

  • 加入0.25%(w/v)胰蛋白酶-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T25瓶1-2mL,T75瓶2-3mL),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分钟,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入3-4mL含10%FBS的培养基来终止消化。

  • 轻轻打匀后吸出,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

  • 将AN3CA细胞悬液按1:2的比例分到新T25瓶中,添加6-8mL完全培养基以保持细胞的生长活力,后续传代根据实际情况按1:2~1:5的比例进行。

AN3CA细胞冻存步骤

  • 收集AN3CA细胞及细胞培养液,装入无菌离心管中,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用PBS清洗一遍,弃尽PBS,进行细胞计数。

  • 根据AN3CA细胞数量加入无血清细胞冻存液,使细胞密度为5×10^6~1×10^7/mL,轻轻混匀,每支冻存管冻存1mL细胞悬液,注意冻存管做好标识。

  • 将冻存管放入-80℃冰箱,24小时后转入液氮罐储存。记录冻存管位置以便下次拿取。

相关资料

人子宫颈上皮细胞及培养介绍
人子宫颈上皮细胞是位于人体子宫颈内皮层的细胞,是子宫颈黏膜的主要构成成分。这些细胞在女性生...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X
CSF1PO12,14 (DSMZ=ACC-267)
12,14,15 (ATCC=HTB-111; CLS=300119; Cosmic-CLP=910781; IZSLER=BS TCL 200; PubMed=25877200)
D2S133820,23
D3S135817
D5S81811,14
D7S8207,7.1,10 (ATCC=HTB-111; PubMed=25877200)
7,10 (CLS=300119; Cosmic-CLP=910781; IZSLER=BS TCL 200)
7.1,10 (DSMZ=ACC-267)
D8S117912,14
D13S31712,14
D16S53910,14 (ATCC=HTB-111; CLS=300119; DSMZ=ACC-267; PubMed=25877200)
10,14,15 (Cosmic-CLP=910781; IZSLER=BS TCL 200)
D18S5115,18
D19S43314
D21S1129,30
FGA23
Penta D9,11
Penta E9,16
TH019.3,10
TPOX8,10
vWA14,20


参考文献

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