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电话
021-52237832
网站首页 > 细胞系 > 人源细胞系 > 生殖系统 > 子宫 > HeLa-S3细胞系(人宫颈癌细胞系)
HeLa-S3细胞系(人宫颈癌细胞系)货号:STM-CL-5362 规格:1×10⁶cells/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

HeLa-S3细胞系(人宫颈癌细胞系)

  • 来源:子宫颈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上皮细胞样
  • 培养基:F12K+10% FBS+1% P/S
  • 其他:基因表达:角蛋白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Tags: 宫颈癌细胞    
价格:¥ 1,400.00
提供STR鉴定报告

HeLa S3细胞是从HeLa细胞系克隆衍生出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s3细胞克隆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克隆分析中对研究染色体变异、细胞营养需求和斑块形成能力非常有用。helas3细胞是转染实验的理想宿主。helas3细胞含有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序列。HeLa S3 细胞系于1955年由 Puck TT、Marcus PI 和 Cieciura SJ 从宫颈癌组织中建立。

HeLa S3 细胞中均存在中等大小的稳心标记物,其标记包括一个 M1 拷贝,一个 M2 拷贝,两个 M3 拷贝和一个 M4 拷贝。helas3细胞系存在一定的细胞遗传不稳定性。

HeLa-S3细胞系特性特征

  • 病毒序列:含有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序列.

  • 角蛋白表达: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细胞角蛋白呈阳性.

  • 同工酶表达:G6PD 和 A

  • 转染宿主:helas3细胞适合作为转染宿主

  • 研究应用:用于染色体变异研究、细胞营养研究、斑块形成能力相关的哺乳动物细胞群克隆分析.

  • helas3细胞对以下病毒具有易感性:水疱性口炎病毒(格拉斯哥株和奥赛株)、脑心肌炎病毒、人腺病毒5型

HeLa-S3细胞系参数表

细胞名称HeLa-S3细胞系(人宫颈癌细胞系)
细胞别称HeLas3; HeLa-S3; HELA-S3; HeLa/S3; HeLa.S3; HeLaS3; HeLaS-3; HeLaS3; S3-HeLa; S3HeLa
来源人宫颈癌
患者信息人 / 女 / 31岁
组织子宫颈部
疾病腺癌
建立信息1955年,Puck TT, Marcus PI 和 Cieciura SJ
形态上皮细胞样
生长方式贴壁生长,可适应悬浮生长
病毒序列含有 HPV-18 序列
角蛋白阳性
倍增时间约30-40小时
培养基/血清DMEM或F12K / 5-10% 胎牛血清 + 1% 双抗
培养环境37°C,5% CO2,70-80%湿度
传代比例1:2 至 1:5
悬浮培养条件37℃,5% CO2,110rpm振荡培养
悬浮培养基EX-Cell®293 或 VirusPro®CD HeLa + EX-Cell®293 1:1组合
悬浮培养初始密度约 5×10^5 cells/ml
悬浮培养传代密度约 4×10^6 cells/ml
冻存条件90% 血清,10% DMSO;-80°C(24小时后转入液氮)
冻存细胞密度5x10^6~1x10^7/mL
同工酶G6PD,A
病毒易感性水疱性口炎病毒(格拉斯哥株和奥赛株)、脑心肌炎病毒、人腺病毒5型
应用领域染色体变异研究、细胞营养研究、斑块形成能力研究、转染宿主
病毒扩增可用于痘苗病毒扩增
基因组特征不含有野生型腺病毒的部分基因组(如E1区)

培养教程

HeLa-S3人宫颈癌细胞系培养教程

HeLa S3 细胞复苏

  • 将冻存的 HeLa S3 细胞从液氮中取出,在37°C水浴中快速解冻。

  • 将 HeLa S3 细胞悬液转移到含有预热培养基的T25培养瓶中。

  • 将培养瓶置于37°C、5% CO2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2-4小时,让 HeLa S3 细胞贴壁。

HeLa S3 细胞常规培养

  • 培养基:DMEM或F12K,添加5-10%胎牛血清和1%双抗。

  • 培养条件:37°C,5% CO2,70-80%湿度。

  • 每2-3天更换 HeLa S3 细胞的培养基。

  • 定期观察 HeLa S3 细胞状态,确保细胞健康和适当的密度。

HeLa S3 细胞传代

  • 当 HeLa S3 细胞密度达到80-100%时进行传代。

  • 用PBS清洗 HeLa S3 细胞,然后加入胰酶消化细胞。

  • 收集消化后的 HeLa S3 细胞,900rpm离心5分钟。

  • 按1:2至1:5的比例传代到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HeLa S3 细胞。

HeLa S3 细胞悬浮培养驯化(如需要)

  • 将贴壁培养的 HeLa S3 细胞消化后,用EX-Cell®293培养基重悬。

  • 转入125ml摇瓶中,初始密度约5×10^5 HeLa S3 cells/ml。

  • 培养条件:37°C,5% CO2,110rpm振荡培养。

  • 每3天传代一次,维持 HeLa S3 细胞密度在4×10^6 cells/ml左右。

HeLa S3 细胞悬浮培养扩大

  • 培养基:VirusPro®CD HeLa 和 EX-Cell®293 1:1组合。

  • 将 HeLa S3 细胞悬浮培养扩大至5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

  • 接种密度约为1.0×10^6 HeLa S3 cells/ml。

HeLa S3 细胞病毒扩增(如适用)

  • 最佳接毒密度:3-4×10^6 HeLa S3 cells/ml。

  • 最佳MOI:0.02-0.1 pfu/HeLa S3 cell。

HeLa S3 细胞冻存

  •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 HeLa S3 细胞。

  • 使用90%血清和10% DMSO的冻存液。

  • HeLa S3 细胞密度调整至5×10^6至1×10^7 HeLa S3 cells/ml。

  • 将 HeLa S3 细胞悬液分装到冻存管中,每管1ml。

  • 放入-80°C冰箱24小时后转入液氮长期保存 HeLa S3 细胞。

HeLa S3 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 HeLa S3 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

  • 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 HeLa S3 细胞形态和密度,确保健康状态。

  • 健康的 HeLa S3 细胞应呈上皮样,贴壁良好,形态均一。


  • 避免 HeLa S3 细胞过度生长或密度过高:

  • 及时传代 HeLa S3 细胞,保持细胞在适当的密度范围内。

  • 传代比例一般为1:2至1:5。


  • 无菌操作,预防 HeLa S3 细胞污染:

  • 确保所有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 定期检查培养基和 HeLa S3 细胞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


  • HeLa S3 细胞鉴定:

  • 定期进行 HeLa S3 细胞鉴定,确保细胞特性稳定。

  • HeLa S3 细胞应显示角蛋白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含有 HPV-18 序列。

HeLa S3 细胞常见问题

  • 污染问题:定期检查 HeLa S3 细胞培养基和细胞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

  • 细胞过度生长:HeLa S3 细胞密度过高会影响细胞健康,需及时传代。

  • 培养基更换:HeLa S3 细胞培养基营养耗尽时需及时更换,通常每2-3天更换一次。

  • 细胞贴壁不良:复苏后 HeLa S3 细胞可能贴壁不良,需静置培养2-4小时以稳定细胞状态。

  • 悬浮培养驯化:从贴壁生长转换为悬浮生长时,需逐步适应,避免 HeLa S3 细胞应激。

相关资料

人子宫颈上皮细胞及培养介绍
人子宫颈上皮细胞是位于人体子宫颈内皮层的细胞,是子宫颈黏膜的主要构成成分。这些细胞在女性生...
SiHa细胞和HeLa细胞的区别
SiHa细胞和HeLa细胞是两种常用的细胞系,它们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被用作模型系统。以下是...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X
CSF1PO9,10
D2S133817
D3S135815,18
D5S81811 (JCRB=IFO50011)
11,12 (ATCC=CCL-2.2; CCRID; CLS=300384; DSMZ=ACC-161; ECACC=87110901; JCRB=JCRB9010; KCLB=10002.2; PubMed=14518029; RCB=RCB0191; TKG=TKG 0444)
D7S8208 (JCRB=JCRB9010)
8,12 (ATCC=CCL-2.2; CCRID; CLS=300384; DSMZ=ACC-161; ECACC=87110901; JCRB=IFO50011; KCLB=10002.2; PubMed=14518029; RCB=RCB0191; TKG=TKG 0444)
D8S117912,13
D13S31712 (RCB=RCB0191)
12,13.3 (DSMZ=ACC-161; JCRB=IFO50011)
13.3 (ATCC=CCL-2.2; CCRID; CLS=300384; JCRB=JCRB9010; KCLB=10002.2; TKG=TKG 0444)
14 (ECACC=87110901; PubMed=14518029)
D16S5399,10
D18S5116
D19S43313,14
D21S1127,28
FGA18,21
Penta D8,15
Penta E7,17
TH017
TPOX8,12
vWA16,17,18 (JCRB=JCRB9010)
16,18 (ATCC=CCL-2.2; CCRID; CLS=300384; DSMZ=ACC-161; ECACC=87110901; KCLB=10002.2; PubMed=11416159; PubMed=14518029; RCB=RCB0191; TKG=TKG 0444)
17,18 (JCRB=IFO50011)

参考文献

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