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电话
021-52237832
网站首页 > 细胞系 > 小鼠细胞系 > 心血管系统 > 血管 > C166细胞(小鼠血管内皮细胞,自发永生化细胞)
C166细胞(小鼠血管内皮细胞,自发永生化细胞)货号:STM-CL-6931 规格:1×10⁶cells/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

C166细胞(小鼠血管内皮细胞,自发永生化细胞)

  • 来源:12天大的小鼠胚胎卵黄囊
  • 细胞特征:贴壁;内皮细胞样
  • 培养基:DMEM+10% FBS+1% P/S
  • 其他:管寻址蛋白:组成型表达可被MECA‑99抗体识别的血管寻址蛋白
价格:¥ 2,300.00
提供STR鉴定报告
友情提示:本库细胞资源的部分背景和功能特性等相关信息来源于官方数据库及公开文献的检索结果,仅供参考。

C166细胞源自约12日龄小鼠胚胎卵黄囊,是一种具有稳定永生化特性的胚胎期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广泛用于血管生物学、干细胞稳态及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C166细胞最早由 R. Auerbach 团队构建,并已被包括 ATCC(编号 CRL-2581)在内的多个细胞库收录,为研究者提供标准化的实验材料。

C166细胞来自雌性 NMRI/GSF 小鼠与携带激活型人 fes(fps/fes)原癌基因的雄性CD-1小鼠杂交所得F1胚胎。由于这些转基因小鼠普遍呈现血管扩增及多灶性血管瘤的特征,其胚胎卵黄囊组织富含内皮细胞,因而建立了永生化c166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系。

C166细胞呈典型贴壁生长方式,形态多为梭形或多边形,能够形成紧密排列的内皮单层。放置在基质胶上时重排成管状结构,并在汇合时保留鹅卵石形态。C166细胞增殖速度较快,传代稳定,适合长期实验及重复验证。

C166细胞可支持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持续扩增,是研究其分化轨迹和胚胎造血微环境的可靠模型。C166细胞稳定的内皮功能表型使其可用于解析内皮细胞分化、血管生成机制、器官特异性内皮异质性以及炎症反应调控等一系列问题,被视为研究胚胎期血管系统的重要实验平台。

C166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特性特征

  • C166细胞具备典型的内皮功能表型(管状形成、鹅卵石形态),提示内皮相关黏附、迁移和重构能力完好。

  • 组成型表达由抗体 MECA-99 识别的血管寻址蛋白,有利于研究血管床特异性、器官定向及内皮‑免疫/造血细胞互作。

  • C166细胞表面标志:CD44 阳性、CD45 阴性。

  • C166细胞被广泛用于研究炎症因子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内皮通透性调控、NF‑κB、MAPK 等信号通路激活及低氧反应。

  • C166细胞来源转基因小鼠携带多个拷贝的激活型人 fes (fps/fes) 原癌基因等位基因,体内表现出血管异常丰富,并进展为多灶性血管瘤,为 C166 的“高 fes 活性 + 血管表型”奠定遗传背景。

  • C166细胞高水平表达由 fes (fps/fes) 原癌基因编码的细胞质蛋白酪氨酸激酶,是C166细胞最突出的基因/分子特征之一。

  • 该酪氨酸激酶与内皮细胞存活、迁移、血管生成以及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因此C166细胞适合用于研究 fes/fps 相关信号轴、血管瘤发生及靶向酪氨酸激酶干预策略。

C166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C166细胞(小鼠血管内皮细胞,自发永生化细胞)
细胞简称C166 细胞 / C166 内皮细胞
物种小鼠
组织来源胚胎卵黄囊(yolk sac)血管内皮
胚胎日龄约 12 d 小鼠胚胎卵黄囊
生物安全等级建议按 BSL‑2 标准管理的一般哺乳动物细胞
推荐用途心血管疾病、血管生成、干细胞/造血研究、内皮分化与器官特异性内皮异质性研究,仅供科研使用
细胞类型血管内皮细胞样细胞
生长方式贴壁生长
形态特征内皮细胞样 / 成纤维样梭形,汇合时呈鹅卵石样单层
血管生成能力接种于基质胶(Matrigel 等)时可重排形成管状结构
造血干细胞支持可支持多能造血干细胞稳定增殖,获得足量细胞用于后续发育和分化研究
致瘤性作为内皮细胞系,一般未标明具备强致瘤性
遗传背景来源于 F1 胚胎;F1 由雌性 NMRI/GSF × 携带转基因人 fes (fps/fes) 原癌基因的雄性 CD‑1 杂交获得
转基因拷贝特征转基因小鼠携带多拷贝激活型人 fes (fps/fes) 原癌基因等位基因,表型为血管丰富并易发展为多灶性血管瘤
关键信号基因高水平表达 fes (fps/fes) 原癌基因编码的细胞质蛋白酪氨酸激酶,是C166细胞系的核心分子特征
内皮功能表型基质胶管状形成能力、鹅卵石样单层,提示黏附、迁移、重构功能完好
典型内皮标志表达 PECAM‑1(CD31)、VE‑cadherin 等经典内皮标志
表面分子CD44 免疫荧光染色阳性,CD45 阴性,提示为内皮/间质样而非造血细胞;纯度 >90%
血管寻址蛋白组成型表达可被抗体 MECA‑99 识别的血管寻址蛋白
病原检测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检测阴性
培养基89%DMEM + 10% FBS + 1% 双抗
培养环境37 ℃;5% CO₂,空气约 95%
培养箱湿度70%–80% 左右(标准 CO₂ 培养箱)
推荐血清浓度范围10%–20% FBS
推荐接种密度(经验)约 3–6 × 10⁴ cells/cm²
传代比例与频率建议 1:2 起始,之后 1:2–1:5;约 3–5 d 达 80%–90% 汇合时传代,每周换液 2–3 次
消化试剂与时间0.25% 胰蛋白酶 + EDTA,37 ℃ 消化约 1–3 min,细胞变圆即终止,避免过度消化
培养瓶/培养板推荐常规 T25/T75 瓶或 6/12/24/96 孔板;做管腔形成实验时常用基质胶包被板底
冻存液组成90% FBS + 10% DMSO
推荐冻存密度1 × 10⁶ – 1 × 10⁷ 细胞/mL
复苏步骤关键点37 ℃ 水浴快速融化,离心去除 DMSO 后接种于预温完全培养基,24h 内轻柔换液一次以去除残余 DMSO和死细胞
微生物检测支原体、细菌、真菌、酵母阴性
内毒素与 pH(培养基)专用培养基 pH 7.2–7.4,微生物检测阴性
使用限制仅供科研,不得用于人体诊断、治疗或临床用途


培养教程

C166小鼠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教程

C166细胞复苏流程

  • 快速解冻与去除DMSO

  • 将C166细胞冻存管从液氮取出后立即置入 37 ℃ 水浴中,使其在 1–2 min 内完全融化。

  • 消毒冻存管外壁后转入超净台操作。

  • 将细胞悬液轻柔加入含 4–6 mL 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

  • 以约 200 g 离心 3–5 min 去除 DMSO。

  • 以 6–8 mL 完全培养基重悬 C166细胞。

C166细胞接种与换液

  • 将重悬的 C166细胞 转移至 T25/T75 培养瓶。

  • 轻轻摇匀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 12–24 h 后进行第一次换液,以去除死亡细胞及残余 DMSO。

  • 之后每 2–3 d 换液一次。C166细胞 通常 4–5 d 可至 70–80% 汇合。

C166细胞日常传代流程

  • C166细胞 在 80–90% 汇合时传代最佳。

  • 当观察到细胞过度拉长、培养液变黄或局部堆积,应提前处理。

  • 胰酶(0.25% Trypsin-EDTA)与完全培养基预温至 37 ℃。

  • 准备 PBS(无钙镁)与新的培养瓶。

传代步骤

  • 弃去旧培养基,用 PBS 缓冲液轻轻洗涤一次。

  • 加入 0.5–1 mL 胰酶,覆盖整个 C166细胞 层。

  • 放入培养箱消化 1–3 min,期间可短暂观察细胞变圆、松动情况。

  • 轻敲瓶壁协助细胞脱落。

  • 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并轻轻吹打形成单细胞悬液。

  • 离心(1000 rpm,3–5 min)后弃上清。

  • 重悬 C166细胞,并按需求进行计数。

  • 按 1:2–1:5 比例接种于新瓶,加入 6–8 mL 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

  • 注意:C166细胞对FBS批次差异较敏感,若传代后贴壁缓慢,应优先检测血清质量。

C166细胞冻存流程

  • 冻存液配置:90% FBS + 10% DMSO(现配现用)。

  • C166细胞 应处于生长旺盛、状态均一的对数生长期。

  • 冻存液预冷至 4 ℃,冻存管需提前标记。

  • 按传代流程消化 C166细胞。

  • 离心后弃去上清,可选择 PBS 清洗一次。

  • 用预冷冻存液重悬,使浓度达 1×10⁶–1×10⁷ cells/mL。

  • 将 C166细胞 分装至冻存管,每管 1 mL。

  • 放入程序降温盒以约 1 ℃/min 的速率在 −80 ℃ 冷冻过夜。

  • 次日移入液氮罐长期保存,并记录编号及位置。

C166细胞维护技巧与优化建议

  • 刚复苏的C166细胞建议培养1–2代后再进入关键实验。

  • 状态不佳可尝试:更换更优批次 FBS;降低传代稀释倍数;缩短胰酶作用时间。

  • 若进行内皮管腔形成实验,建议选用2–4代、状态最佳的C166细胞。

相关资料

A7R5大鼠细胞只能做转染吗
​A7R5大鼠胸大动脉平滑肌细胞是一种常用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系,通常用于研究血管生物学、心...
原代细胞和细胞类型
原代细胞培养更接近于体内细胞的生理状态,并能生成更多代表生命系统的相关数据。原代培养物由从...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STR LociC166
1-110, 11
1-213
2-19
3-113
4-219.3, 20.3
5-512, 14
6-415, 13
6-712, 15
7-125.2, 29
8-113, 16
11-211
12-116
13-115.1
15-322.3
17-213, 17
18-317
19-212
X-125
TH01
D5S818

参考文献

查看完整内容 >

上一篇:MAEC细胞(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