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鼠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细胞)
- 来源:皮肤组织
- 细胞特征:贴壁 , 内皮细胞样
- 培养基:原代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
小鼠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源自小鼠真皮组织。
真皮是皮肤中位于表皮深层的重要组织,与皮下组织相连。其由乳头层和网状层组成,内含丰富的结缔组织细胞以及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赋予皮肤弹性和韧性。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真皮中尤其在炎症反应、肿瘤生长和创面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真皮资料相关
真皮是位于皮肤深层的组织,由乳头层和网状层构成,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是其主要组成成分。
结缔组织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真皮具有弹性和韧性,是皮肤结构的重要支撑。
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炎症反应、肿瘤生长和创面愈合中发挥关键作用,对维持组织健康至关重要。
小鼠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参数表
细胞类型 | 小鼠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细胞) |
来源 | 真皮组织 |
位置 | 位于皮肤深层,与皮下组织相连 |
组织结构 | 真皮由乳头层和网状层组成,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细胞、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 |
真皮功能 | 参与炎症反应、肿瘤生长和创面愈合;维持组织健康 |
培养技术挑战 | 体外培养技术困难,相比之下,表皮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更成熟 |
培养基 | 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 |
包被条件 | PLL (0.1mg/ml)、明胶(0.1%) |
换液频率 | 每2-3天换液一次 |
生长特性 | 贴壁 |
细胞形态 | 内皮细胞样 |
传代特性 | 可传2-3代 |
传代比例 | 1:2 |
消化液 | 0.25%胰蛋白酶 |
培养条件 | 气相:空气,95%;CO2,5% |
纯度 | 经CD31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可达90%以上,不含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 |
培养教程
小鼠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步骤
取出T25细胞培养瓶,用75%酒精消毒瓶身,拆下封口膜,放入37℃、5% 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3-4小时,以稳定细胞状态。
贴壁细胞消化
吸出T25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基,用PBS清洗细胞一次。
添加1mL 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至T25培养瓶中,轻轻转动培养瓶至消化液覆盖整个培养瓶底后,吸出多余胰蛋白酶消化液,37℃温浴1-3分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回缩变圆后,再加入5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用吸管轻轻吹打混匀,按传代比例(1:2)接种T25培养瓶传代,然后补充新鲜的完全培养基至5mL,置于37℃、5% 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细胞实验
因原代细胞贴壁特殊性,贴壁的原代细胞在消化后转移至其他实验器皿时,需要对实验器皿进行包被,以增强细胞贴壁性,避免细胞因没贴好影响实验。常选用鼠尾胶原Ⅰ(2-5μg/cm2)、多聚赖氨酸PLL(0.1mg/ml)、明胶(0.1%),依据细胞种类而定。悬浮/半悬浮细胞无需包被。
注意事项
培养基于4℃条件下可保存3-6个月。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请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传代培养过程中,胰酶消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细胞贴壁及其生长状态。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 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原代培养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99年04期
- 摘要: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及培养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创面愈合及相关领域的细胞和...
- 嘌呤霉素介导的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与鉴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年11期
- 摘要:目的获取纯度较高的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方法取手术切除的多余包皮剪碎,通过两...
- MCI-186对高糖环境中受损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2004年9期
- 摘要:目的观察高糖环境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功能的影响,探讨清除自由基对高糖所致H...
- CXCL4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分泌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年05期
- 摘要:目的:探讨CXCL4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增殖能力、血管形成能力及相关因子表...
- 腺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感染NIH/3T3细胞的实验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08年8期
- 摘要:...后的NIH3T3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将转染后的NIH3T3细胞移植于小鼠背部皮肤...
- 查看完整内容 >
上一篇: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原代细胞)
下一篇:小鼠小肠血管内皮细胞(原代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