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电话
021-52237832
网站首页 > 原代细胞 > 大鼠原代细胞 > 成纤维细胞 > 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原代细胞)
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原代细胞)货号:STM-CE-3309 规格:5×10⁵cells/T25细胞培养瓶

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原代细胞)

  • 来源:脂肪组织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成纤维细胞样
  • 培养基:原代细胞专用培养基
  • 其他:CD90、CD73和CD29表达阳性,CD34、CD45和CD11b/c呈阴性表达
Tags: 前体脂肪细胞    
价格:¥ 3,200.00

大鼠前脂肪细胞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是一种具有增殖能力并可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特化前体细胞。在脂肪组织中,前脂肪细胞与成熟脂肪细胞共存:前者呈梭形,具备分裂和增殖能力,而后者因胞浆内脂滴积聚而呈圆形,并已丧失增殖能力。

大鼠前脂肪细胞通常通过分离脂肪组织获得,主要来源包括大网膜脂肪组织。相比成熟脂肪细胞,前脂肪细胞在形态上更接近成纤维细胞,并在适宜条件下逐步吸收脂质,最终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这一过程在脂肪再生、组织修复及肥胖发生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前脂肪细胞因其较强的抗机械损伤能力,在组织工程领域也具有应用前景,被认为可作为软组织修复的潜在填充材料。其分化受炎症微环境调控,研究表明,炎症状态可影响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能力,从而调节脂肪组织的再生与功能重塑。

大鼠前体脂肪细胞特性特征

  • 与肥胖的关系:前脂肪细胞与肥胖密切相关,是一类具有增殖和向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特异化前体细胞。

  • 细胞特性: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

  • 力学特性:对外界机械损伤的抵抗力较强,可望成为软组织缺损的有益填充物。

  • 前脂肪细胞因子-1 (Pref-1):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

  • SREBP家族:SREBP-1a是所有SREBP反应基因的强激活剂,SREBP-1c可激活脂肪酸合成所需的基因转录,SREBP-2增强胆固醇合成。ADD1/ SREBP-1c mRN A 水平在诱导分化后24 h增加,暗示它在脂肪形成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 C/EBP家族:C/EBPβ 和C/EBPδ 的表达很快增加,随后活化的C/EBPβ 和C/EBPδ可以激活C/EBPα。C/EBPα 基因启动子上具有C/EBP调节元件,该元件能结合 C/EBPα 进而激活其自身表达,维持分化状态。

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参数表

细胞名称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原代细胞)
英文名称Rat Preadipocyte Cells
细胞类型前脂肪细胞(pre-adipocyte)
细胞形态梭形,类似于成纤维细胞
组织来源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或棕色脂肪组织)
生长方式贴壁
细胞特性具有增殖和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
细胞大小脂肪细胞直径范围从不到20µm到300μm
培养基大鼠前脂肪细胞专用完全培养基,或低糖DMEM/F12
二氧化碳浓度5%
温度37℃
换液频率每2-3天
消化液0.25%胰蛋白酶-EDTA
培养耗材细胞培养瓶、皿(组织培养处理)
培养密度建议参考相关文献,根据具体实验目的调整
Pref-1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
SREBP家族SREBP-1a, SREBP-1c, SREBP-2
C/EBP家族C/EBPβ, C/EBPδ, C/EBPα
PPARγ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调控
Lipin基因Lipin1 (脂肪组织高表达), Lipin2 (肝脏高表达)
脂肪分解相关酶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甘油单酯脂肪酶(MGL)
UCP1棕色脂肪细胞特有,参与非颤抖产热
冻存液含10% DMSO的完全培养基或专用冻存液
传代比例1:2 ~ 1:5 (根据细胞生长状态调整)
培养箱湿度饱和湿度
胶原酶消化分离前脂肪细胞方法之一,用于处理脂肪垫组织
脂肪含量相关性IUGR大鼠中,Lipin1和Lipin2的表达与肝脏脂肪含量呈正相关
脂肪细胞大小高脂饮食喂养的雄性小鼠,性腺周围脂肪组织中单个脂肪细胞面积明显增大


培养教程

原代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培养教程

细胞复苏

  • 准备工作:取适量完全培养基,在37℃水浴中预热。

  • 解冻细胞:从液氮中取出大鼠前脂肪细胞冻存管,迅速放入37℃水浴中轻轻摇晃,使细胞液完全溶解。

  • 离心:将细胞悬液转移至15 mL离心管中,加入5 mL预热培养基,1000 rpm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

  • 重悬细胞:加入1-2 mL完全培养基,轻轻吹打使前脂肪细胞均匀分散。

  • 培养:将细胞悬液接种至培养瓶或培养皿(如T25瓶加入6 mL培养基,10 cm皿加入8 mL培养基),置于37℃、5% CO₂培养箱中培养过夜。

  • 更换培养基:次日更换新鲜培养基,并观察前脂肪细胞贴壁及生长状态。

细胞传代

  • 观察细胞密度:当前脂肪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可进行传代。

  • 清洗细胞: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

  • 消化细胞:加入1 mL 0.25% Trypsin-0.53mM EDTA消化液,置于37℃培养箱消化1-2分钟,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待细胞变圆并脱落后取出。

  • 终止消化:轻敲培养瓶后,加入少量培养基终止消化。

  • 离心:加入6-8 mL培养基,轻轻混匀后吸出,1000 rpm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

  • 重悬细胞:加入1-2 mL培养基后轻轻吹匀。

  • 传代:按1:2比例将前脂肪细胞悬液接种至新的培养皿或瓶中,加入适量培养基(如10 cm皿加入8 mL培养基)。

  • 培养:将培养瓶置于37℃、5% CO₂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 更换培养基:细胞贴壁后,每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细胞冻存

  • 准备冻存液:通常使用含有DMSO的培养基或专用细胞冻存液。

  • 收集细胞:按照传代步骤收集前脂肪细胞,并调整细胞密度。

  • 加入冻存液:将细胞重悬于冻存液中,使细胞密度达到适当浓度。

  • 冻存:将细胞分装至冻存管中,先在4℃放置10-15分钟,然后依次转移至-20℃、-80℃冰箱,最终存入液氮中长期保存。

相关资料

查看完整内容 >

STR鉴定及相关

参考文献

中药调控3T3-L1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0年4期
摘要: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而传统中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
自噬在胰岛素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去分化中的作用机制 《山东师范大学》 2019年
摘要:肥胖病是白色成熟脂肪细胞(以下简称脂肪细胞)内脂质异常积累所致的疾病,表现为脂肪细胞体积的...
3T3-L1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及脂肪细胞功能的比较研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年06期
摘要:...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成...
线粒体顺乌头酸酶Aco2对3T3-L1脂肪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年
摘要:线粒体对于维持白色脂肪细胞代谢稳态是必需的,在脂肪形成的初始步骤中,TCA循环产生的ATP...
大鼠乳腺癌细胞系SHZ-88酶活性细胞化学分析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2年02期
摘要:...从有氧氧化转向无氧酵解,以适应癌细胞快速生长对核酸前体物的需要。
查看完整内容 >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