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31细胞系(人表皮癌细胞系)
- 来源:皮肤;上皮;皮肤癌
- 细胞特征:贴壁细胞 , 上皮细胞样
- 培养基:DMEM+10% FBS+1% P/S
- 其他:A-431细胞因其高水平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常被用作EGFR表达的阳性对照
A431细胞系是从一位85岁女性患者的皮肤表皮样癌中分离,由D.J. Giard等人于1970年代建立。A431细胞系来源于实体瘤,具有上皮形态,细胞呈贴壁生长,广泛应用于癌症生物学、免疫肿瘤学和毒理学研究领域,A-431细胞系常用于致瘤性研究。
A431细胞是超三倍体,模态染色体数为74,出现在约36%的细胞中,倍性较高的细胞比例为1.0%。
A431细胞系特性特征
EGFR过表达:A431细胞高度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研究EGFR在肿瘤发生中作用的重要模型。
同工酶特征:AK-1 1; ES-D 1; G6PD B; GLO-I 2; Me-2 0; PGM1 1; PGM3 1。
致瘤性:在免疫抑制的小鼠体内,A431细胞可以形成快速生长的皮下肿瘤。在软琼脂中也能形成集落。
A431细胞系参数表
细胞名称 | A431细胞系(人表皮癌细胞系) |
别称 | A431; A431/P |
来源 | 85岁女性的表皮样癌 |
建立者 | D.J. Giard等人 |
细胞形态 | 上皮细胞样,贴壁生长 |
致瘤性 | 在免疫抑制的小鼠中形成快速生长的皮下肿瘤 |
同工酶特征 | AK-1: 1; ES-D: 1; G6PD: B; GLO-I: 2; Me-2: 0; PGM1: 1; PGM3: 1 |
细胞密度 | > 1 x 10^6细胞数 |
培养基成分 | DMEM,10%胎牛血清,1%抗生素,1%谷氨酰胺 |
培养条件 | 37℃,5% CO₂ |
应用领域 | 癌症生物学、免疫肿瘤学、毒理学研究 |
ATCC编号 | CRL-1555 |
生长特性 | 倍增时间80-100小时,1 x 10^4 cells/cm2密度下4天达到贴壁 |
EGFR表达 | 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 |
培养教程
A431人表皮癌细胞系培养教程
复苏A431细胞
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迅速放入37℃水浴中,轻轻摇晃以加速解冻过程。
准备4 mL完全培养基(如DMEM,含10%胎牛血清和1%抗生素)。
将解冻的1 mL A431细胞悬液转移至含4 mL培养基的无菌离心管中,轻轻混合均匀。
在1000 rpm下离心3分钟,弃去上清液以去除冻存液中的DMSO。
加入1-2 mL培养基,轻轻吹打以重悬A431细胞。
将A431细胞悬液转移至培养瓶中,加入适量培养基(如在10 cm培养皿中加入约8 mL),放入37℃、5% CO₂的培养箱中过夜。
第二天更换培养基,并检查A431细胞的密度及健康状态。
传代A431细胞
当A431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准备进行传代。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洗涤A431细胞1-2次,以去除残留的培养基和死细胞。
加入1 mL消化液(0.25%胰蛋白酶-0.53 mM EDTA),确保完全覆盖A431细胞。
将培养瓶放入37℃培养箱中消化1-2分钟,观察A431细胞是否开始脱落。
当A431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时,轻轻敲击培养瓶,并加入少量培养基以终止消化。
加入6-8 mL培养基,轻轻混匀后转移至无菌离心管中,1000 rpm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
加入1-2 mL培养基,轻轻吹打以重悬A431细胞。
将A431细胞悬液以1:2的比例分配到新的培养皿或瓶中,每个含8 mL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冻存A431细胞
准备冻存:当A431细胞状态良好且生长适中时,进行冻存处理。
收集A431细胞及培养液,转移至无菌离心管中。
在1000 rpm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
加入含10% DMSO的冻存液,轻轻混匀。
将A431细胞悬液分装至冻存管中,标记清楚后放入-80℃冰箱中进行短期冻存,或直接转移至液氮中进行长期冻存。
注意事项
在整个A431细胞培养过程中,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胞污染。
定期检查A431细胞的生长状态,适时更换培养基。
确保A431细胞在传代和冻存过程中处于健康状态,避免过度生长或细胞死亡。
相关资料
STR鉴定及相关
Amelogenin | X (ATCC=CRL-1555; CCRID; CLS=300112; Cosmic-CLP=910925; DepMap=ACH-001328; DSMZ=ACC-91;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 BCF; IZSLER=BS TCL 161; JCRB=IFO50411; JCRB=JCRB0004; KCLB=21555; PubMed=11416159; PubMed=25877200; RCB=RCB0202; RCB=RCB1872; TKG=TKG 0182) |
X,Y (AddexBio=C0012001/22) | |
CSF1PO | 11,12 |
D1S1656 | 16,17 |
D2S441 | 11.3,15 |
D2S1338 | 17,20 |
D3S1358 | 14 (ATCC=CRL-1555; CLS=300112; DepMap=ACH-001328; DSMZ=ACC-91; KCLB=21555; KCLB=80005;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 BCF; PubMed=25877200) |
14,20 (CCRID) | |
D5S818 | 11,13 (AddexBio=C0012001/22) |
12,13 (ATCC=CRL-1555; CCRID; CLS=300112; Cosmic-CLP=910925; DepMap=ACH-001328; DSMZ=ACC-91;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 BCF; IZSLER=BS TCL 161; JCRB=IFO50411; JCRB=JCRB0004; KCLB=21555; KCLB=80005; PubMed=25877200; RCB=RCB0202; RCB=RCB1872; TKG=TKG 0182) | |
D7S820 | 10 |
D8S1179 | 13 |
D10S1248 | 13,15 |
D12S391 | 18,23 |
D13S317 | 9,13 |
D16S539 | 12,14 |
D18S51 | 13,17 |
D19S433 | 15,15.2 (ATCC=CRL-1555; CCRID;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 BCF) |
15,16 (DSMZ=ACC-91) | |
D21S11 | 28 (ATCC=CRL-1555; CCRID; DepMap=ACH-001328;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 BCF; IZSLER=BS TCL 161; PubMed=25877200) |
28,30 (CLS=300112; DSMZ=ACC-91; PubMed=11416159) | |
D22S1045 | 15,16 |
FGA | 20 |
Penta D | 9,11 (CLS=300112; DSMZ=ACC-91) |
11 (ATCC=CRL-1555; DepMap=ACH-001328; Technion Genomics Center BCF; PubMed=25877200) | |
Penta E | 12,13 |
TH01 | 9 |
TPOX | 11 |
vWA | 15,17 |
参考文献
下一篇:HFF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